第87章 劉唐送金(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人之交,情比金堅,心若相通,情誼自深。晁蓋等佔據梁山,擊潰官軍。七星本已逃過一劫,豈料山上眾人各懷心思。
晁蓋下令整理兩邊房屋,安置阮家老小。隨後取出打劫所得的生辰綱、金珠寶貝,以及自家財物,於廳中賞賜眾小頭目和眾多小嘍囉。當下宰牛殺馬,祭祀天地神明,慶賀重新聚義。
然而,此舉卻令吳用心生異念。眾人捨生忘死,劫得生辰綱,本應享受榮華富貴,卻不料數日之後,便淪為草寇。文人向來注重顏面,如今上山,實乃有辱祖宗。況且,銀子也未真正到手。
原本期望買個官職,光宗耀祖,如今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吳用心中豈能舒坦?況且山下官軍雖已退卻,但七八百號人需要養活。除了打家劫舍,又該如何維持生計?
自己策劃生辰綱,絕非為了落草為寇。欲改變命運,談何容易。吳用苦思數日,終於想出一計。
若要擺脫賊寇身份,入朝為官,唯有招安一途!若能在濟州闖出赫赫聲名,官府極有可能招安眾人。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今日已被高俅招致麾下。其麾下眾多弟兄亦獲官職。
只是吳用深知,僅憑山上幾人,難以成就大事。若要在濟州揚名立萬,晁蓋的聲望尚嫌不足。唯有一人可以勝任,那便是山東呼保義“及時雨”宋公明!
宋江上山之後,其聲名足以吸引無數英雄豪傑。他的威望,振臂一呼,恐怕山門都要被踏破。也唯有讀書人最瞭解讀書人,勝過如今每日在山上對著一群粗魯漢子。晁蓋終日在山上飲酒作樂,這聚義廳簡直成了酒館。
吳用深思熟慮後,尋得晁蓋等人,施禮道:“我等七兄弟承蒙宋押司相告,常言道知恩不報,枉為人也。今財物充盈,又勝官軍。我等可遣人往運城一行,送些金銀與押司。如此,公明哥哥便知我等並非無情無義之徒。”
晁蓋本就重義氣,聞吳用之議,欣然應道:“學究所言甚是,此乃首要之事,然白勝身陷囹圄。我等共謀,豈有不救之理,學究可有良策?”
吳用輕撫鬍鬚道:“我已有所謀劃,你我皆為熟面孔,進城恐露馬腳。唯有劉唐兄弟,不僅武藝高強,且未曾露面。遣他走一趟送些金銀即可。公孫先生與我熟悉官場,可往濟州一趟,於彼處使錢,上下打點,使其脫身。”
晁蓋頷首應允,實則吳用早有盤算。七人之中,劉唐最無城府,口無遮攔,心中少謀略。初見晁蓋,便言欲送一場富貴。從未思量過前後,若他去稍有差池,宋江必遭官司,屆時一切皆水到渠成。
劉唐渾然不覺,拍著胸脯道:“此事包在小弟身上,公明哥哥義薄雲天,劉唐在此謝過兄長。”
當下領了兩錠蒜頭金,接過吳用親筆信。戴上范陽笠,套上鞋,取了腰刀,匆匆下山。吳用面帶微笑,目送他離去。如此裝扮,官府豈會不知是強人。
劉唐卻渾然不覺,大步流星奔至鄆城。恰逢宋江得悉訊息,閻婆惜已被擒拿,張文遠亦入囚牢。待其簽字畫押後,宋江手持文書,欲尋閻婆惜理論。
行至門口,只見一彪形大漢,身著一襲黑綠羅襖,下著護膝,腳蹬八搭麻鞋,腰間挎著一口腰刀,手中提著朴刀,揹著一個碩大包袱,步履蹣跚,汗如雨下,氣喘吁吁,立於門口,對著差役拱手問道:“宋江,宋押司可在此處?”
宋江駭然失色,心中暗忖,此乃何方魯莽之人,竟敢在官府門前別腰刀,莫非是自尋死路。遂趕忙拉住來人,壓低聲音道:“我便是宋江,此處不便言語,且隨我來。”
劉唐隨宋江前行二三十步,拐入巷角。拱手施禮,言道:“押司可識得我?”
宋江定睛觀瞧,方識得來人,卻並不言語,開口問道:“你是何人?尋我所為何事。”
劉唐拱手答道:“我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