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費揚古、薩布素、孫思克、福全,以及幾位皇子,一起制定了剿滅噶爾丹的作戰計劃。

東路大軍由薩布素統領,包括盛京的兵,差不多6千人,再加上一萬多人的後勤軍,開赴巴彥烏蘭一帶。

西路大軍由歸化城、寧夏兩支軍隊組成,歸化城的軍隊包括右衛兵、大同綠營兵、京師增發兵、蒙古各盟旗兵、喀爾喀兵總共三萬多人;寧夏的軍隊包括甘州軍、肅州軍、涼州軍、寧夏軍、西安滿軍,一共約一萬七千人左右,由孫思克率領;歸化、寧夏兩支軍隊分別各自由駐地出發,歸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統領,往北越過蒙古,橫穿戈壁,到巴彥烏蘭的西邊,截斷噶爾丹的退路。西路大軍是主力,費揚古這條路線格外艱難。

那麼玄燁自己呢,則親自率領京師八旗兵、喀爾喀兵、漢軍的火器營、綠營兵等一共四萬多人的大軍,直奔巴彥烏蘭。

薩布素、孫思克,費揚古都是平定三藩的功臣,久經沙場,而康熙自己,更以天子之威親自統兵,這是勢必要殺死噶爾丹。

三位皇子,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則跟隨在康熙的大軍裡,馬上就要真正的上戰場了,除了大阿哥以外,三阿哥和五阿哥都有些緊張,這些平日裡養尊處優的皇子,真正到了真刀真槍的戰場上了,那感覺,其實是非常奇妙的,完全不同的環境,隨時可能有性命之憂,也許這次的經歷對胤祉和胤祺今後的奪嫡之路有很大的影響,他們只想好好活著,因為生命太脆弱了,尤其是五阿哥胤祺,他如今只想活著回去,見到雲醉,了此一生。

大軍出發了,玄燁親自率領地中路軍倒是一切順利,沿途並沒有受到什麼阻礙,就這樣,10天之後,就過了獨石口,進入了內蒙地區。

目前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這在出發前玄燁也是想到的,那就是軍糧,軍糧太難運了,每次中原王朝去打仗,軍糧運輸就是大問題,草原遊牧騎兵,趕著一群羊就可以出發,走到哪裡如果餓了,現場宰殺羊即可,甚至極端情況下,餓了可以吃風乾的肉乾,這些都是遊牧騎兵常用的。渴了呢,實在找不到水,甚至可以在馬的靜脈上割開一個小口,喝幾口馬血,遊牧騎兵就是這麼的頑強,這也是為什麼騎兵難打的緣故。

反觀大清軍隊這邊,幾萬軍隊跑到大漠草原,還要帶著後勤軍,每天埋鍋造飯,這是要多少糧食的供給?所以自古打仗打的也是軍糧仗,運輸仗。所以,玄燁下令,紮營以後,每天就吃一頓飯,就是為了節省糧食,等待三路大軍匯合,這次大清傾國之力而來,必須要剿滅噶爾丹,否則以後再要消滅他就更難了。

本來,這一切如果按部就班,順利進行的話都沒有問題,誰料東路軍卻出了問題,由於道路遠阻,東路軍在大興安嶺迷了路,給繞進去了好久,薩布素眉頭緊皺,這是他沒想到的,照這個速度,如何能趕上和皇上匯合?到底如何是好?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