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對陳璘倒是有點印象,但卻對他的兒子陳九經卻沒有任何印象。

至於張可大,他也只是有一些瞭解,那就是李九成、孔有德與耿忠明裡應外合攻佔登州城的時候,只有張可大的表現尚算亮眼。

綜合考量之下,朱由校還是選了自己更熟悉之人,“讓張可大接任福建總兵!”

袁可立並沒有覺得意外,欣然答道:“是,陛下,不知浙江總兵該由何人接任?”

“你以為呢?”

“臣遵從陛下旨意!”

“東江鎮副總兵現在是誰?”

“毛文龍的姻親陳繼盛!”

“姻親?”

“對,陳繼盛為了攀附毛文龍,將自己女兒送給毛文龍當小妾!”

“聽說東江鎮的主要將領不是毛文龍的姻親,就是他的義子義孫?”

“因東江鎮由眾多海外島嶼組成,毛文龍為了能夠牢牢掌控東江鎮,便收了眾多義子義孫與小妾!”

朱由校嗤笑道:“他這的確是更好地掌控了東江鎮,但也將東江鎮變成了他一人之東江鎮!”

袁可立趕忙補充道:“等局勢沒有那麼嚴峻之後,朝廷可以適當拆散東江鎮,或調離其中一部分將領去其它地方任職!”

“有聽調不聽宣的毛文龍,遼東的局勢很難變好,這樣吧,調陳繼盛為浙江總兵,並讓楊御藩這個登萊左協負責遼南戰場!”

“毛文龍的確日漸跋扈,將遼南從東江鎮割裂開來,陛下英明!”

對於袁可立的恭維,朱由校笑著調侃道:“袁先生也開始學會恭維人了,先就這麼去安排吧!”

“臣等告退!”

走出西苑後,兩位新就任兵部右侍郎算是重新認識了一遍皇帝。

皇帝雖然依然不召開早朝,至於午朝與晚朝,那就想都別想。

雖然不上朝,但皇帝的思路卻異常的清晰,也能夠認真聽取臣子的諫言,並非傳說中的昏聵無能。

來到兵部後,李邦華找到袁可立道:“大司馬,下官協理京營戎政,困難重重,特來請教!”

袁可立笑著打招呼道:“坐,坐,我們坐下談!”

等李邦華落座後,袁可立再次開口道:“孟暗啊,不知有什麼困難,儘管到來,我們好一同探討!”

猶豫片刻後,李邦華還是據實說出了他發現的問題,“吃空餉、佔役、操練很少等幾乎所有軍隊存在的問題,京營現在都存在,下官本打算先從清點兵額開始,但卻遭到了各軍頭的一致阻攔,以致下官一直無法有效開展!”

袁可立笑道:“你這哪是來向我請教的,明明是想將難題拋給我嘛!”

李邦華尬笑道:“下官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來請教大司馬!”

袁可立權衡了好一會後,這才看向李邦華問道:“你協理京營想達成什麼目的,或者說陛下想達成什麼目的?”

李邦華理所當然地回道:“自然是想恢復太宗時能夠碾壓一眾邊軍與敵對勢力的實力,現在九邊與西南處處用兵,但作為曾經無比輝煌的京營,卻發揮不出任何的作用。

而且朝廷現在並不缺錢,正是我等重振京營的大好時機!”

袁可立不置可否地笑道:“理想雖然很好,朝廷尤其是內帑現在也不缺錢,但光憑這些就能恢復京營的雄風嗎?

不說京營中一眾喝兵血與佔役的勳戚,內閣與六部九卿希望看到京營再次強大嗎?”

李邦華頭皮一陣炸裂,沉默了好一會兒後,這才惱怒道:“大明處處都是戰事,而數量最多的京營卻不想讓它恢復戰力,食君俸祿,卻不忠君之事,全都是一群國賊!”

看著義憤填膺的李邦華,袁可立心裡慶幸陛下這是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