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承祿帶著三千家丁沿著大蟲江北上時,兩岸的一些邊堡早就被之前四處掃蕩的軍隊給佔領了下來。

其實也不叫掃蕩,而應該叫白撿,因為這些設立在河谷裡面的小型軍堡早就人去樓空,基本都是空堡了。

當毛承祿順利地帶著大軍來到位於大蟲江上游的靉陽堡時,這裡雖然還有留守的建奴,但因為處於深山腹地,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獵戶。

在將裡面的人屠殺乾淨後,毛承祿在此只做短暫的休整,之後一頭鑽進了分水嶺,朝分水嶺北麓太子河的支流鹼廠河河谷奔去。

在進入鹼廠河後,率先來到了孤山堡。

孤山堡比靉陽堡還要算腹地,當毛承祿帶著大軍來到城外的時候,堡裡面的老弱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已經被毛承祿的家丁大軍破關入城。

繼續在孤山堡休息了一晚後,毛承祿帶著大軍沿著鹼廠河繼續北上進攻位於中游的鹼場堡。

當毛承祿如履平地地踏過鹼場堡之後,來到了鹼廠河與太子河交匯處的一堵牆堡。

因位置特殊,這裡面的守軍雖然也被幾乎抽調一空,但還是留下了幾十個壯丁看守。

為了避免裡面的守軍出逃告知大軍的蹤跡,毛承祿迅速地讓大軍四面包圍了一堵牆堡三圈。

不留一個活口後,大軍轉道太子河,溯流東進,分別攻下了松樹口、葦子谷等小型墩堡。

不久之後,就來到了大明當初用來重點防範建奴入寇的邊關鴉鶻關。

鴉鶻關對於之前的大明來說是邊關重卡,但對於現在的建奴來說,沒有任何的作用。

所以,他們在此留下的軍隊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故而,這才得以讓毛承祿輕而易舉地透過了鴉鶻關。

為了保證退路安全,毛承祿除了在此留下一個百戶的兵力駐守,也在之前的一堵牆堡留下了一個百戶兵力。

出鴉鶻關之後,前面的道路就幾乎沒有關卡了。

在翻過長春嶺之後,就來到了流向赫圖阿拉城的蘇子河支流。

在這條支流上倒是遇見了兩個關卡,但因是建奴曾經的老巢,人都遷去了平坦肥沃的遼瀋大平原。

所以,毛承祿依然是暢通無阻地直接來到了赫圖阿拉城。

此時的赫圖阿拉城,雖然是努爾哈赤曾經稱汗建國的都城,但在薩爾滸之戰與遼瀋之戰結束後,原先在此生活的建奴,也基本跟著去了遼瀋大平原。

現在的赫圖阿拉城內,不能說是一座空城,但也跟空城差不了太多。

而且,這座赫圖阿拉城雖然有城牆,但城牆不僅矮還很小。

毛承祿的大軍幾乎都用不上城梯,就能輕易爬上城頭。

留守赫圖阿拉的建奴守軍,在知道逃跑絕對沒有活路,包括家人都沒有活路的嚴酷律法下,只能拼命抵擋明軍的瘋狂進攻。

毛承祿的家丁軍之所以會如此瘋狂地進攻,一是這裡是深陷建奴腹地的老巢,要想活著回去必須速戰速決,二是毛文龍給了他們豐厚的獎賞。

另外,作為建奴曾經的老巢,以及守軍的頑強抵抗,他們以為城內肯定會有大量的錢財。

但很快就讓他們失望了,裡面除了一些破罐破瓦外,值錢的東西沒有幾個。

尚可喜的哥哥尚可義,不過現在還叫毛有義,一臉鬱悶地找到毛承祿道:“大哥,裡面啥值錢的玩意兒都沒有,我們算是白跑了一趟!”

毛承祿親切地問候了幾句黃臺吉的母親和姐妹後,這才咬牙問道:“就沒有逼問下俘虜嗎?”

毛有義雙手一攤,無奈地回道:“都問了好幾個了,都是沒有!”

“你馬上帶著一千人前去建奴的祖墳,那裡應該有點值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