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正化的牽扶下,朱由校終於可以走出馬車了。

這些天的行軍,馬車顛簸得不行。

雖然已經夠小心了,但這時候的官道和馬車構造,很難不顛簸。

等他走出馬車,他的面前已經跪滿了文武百官與一眾護衛。

一身御用鎧甲的朱由校,用力地舒展了下身體後,笑著對袁可立等人道:“袁愛卿、李愛卿和王愛卿,還有趙總兵與孫總兵,你們隨朕一同登上迎恩門,欣賞這壯觀的山海之景!”

五人一同答道:“臣等遵旨!”

這時,曹化淳讓人準備的御輦被抬了過來,朱由校朝曹化淳道:“讓他們抬走,朕這坐了一路馬車,就想出來走走!”

“好嘞,皇爺!”說完,曹化淳朝抬御輦的人揮了揮手。

在一干重臣的簇擁下,朱由校終於逐級登上了城牆,來到了迎恩門前面的甕城。

沿著甕城來到最西面的凸起位置後,看著城牆下依然巋然站立的大明軍隊,朱由校也體會到了古代梟雄為何會整天想著如何征戰四方的感覺。

看了一會兒城牆下的軍隊與左右山川大海後,朱由校轉身朝一旁的袁可立道:“袁愛卿,既然我們已經到了山海關,那接下來如何征伐建奴,收回遼河以西的廣寧之地,可全拜託你們了!”

“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當不負陛下所託!”袁可立神情嚴肅地躬身答道。

“孫閣老與蒙古右翼那邊,現在已經行軍到哪裡了?”

“回陛下,臣今天收到的最新訊息,大軍已經行進到了開平衛,按照他們的行軍速度,預估三天後就能到達落馬河與老哈河交匯處的高州一帶!”

朱由校回想了一下高州的位置後,輕點了下頭道:“好,按照原計劃讓東路與西路先發動進攻,咱們的中路伺機而動!”

“陛下聖明!”

蒙古右翼諸部之所以願意出兵,除了大明的強制要求,還有就是答應了他們在擊潰建奴之後,根據功勞大小,賞賜給他們蒙古左翼的草場。

當然,在佔下已經投靠建奴的蒙古右翼諸部後,大明也不能白當活雷鋒,而是要將開平衛與大寧到高州一帶的地盤劃給大明直管,這兩處地方不僅會成為大明的牧場,還會成為大明在大草原上新的駐軍地。

朱由校之所以選擇這兩處地方,一是開平衛轄漠南蒙古左右翼的交界處,二是開平衛是大興安嶺與燕山山脈之間的一條天然狹窄通道。

至於大寧與高州一帶,大明控制了這裡,等於是掌握了察哈爾左翼的核心位置,有大軍駐紮在這裡,便能很好地掌控左翼的各大部落興衰。

此外,控制了這兩處地方,除了原先內遷的察哈爾諸部外,右翼的東土默特、永謝布、喀喇沁與朵顏等部落將會至於大明駐軍和長城之間,以後他們再想掀起什麼大的風浪,幾乎不可能。

大明要的兩個地方,自然不能什麼都不會付出,畢竟這些蒙古部落的酋長也不是傻子,白白讓大明遏制住他們的咽喉。

他們除了要新打下地盤的草場,還要大明在這兩個地方新開馬市,同時每年要給他們每個部落指定數量的白銀與糧食布匹數量,也就是歲賜。

有人會說大明的這種歲賜跟兩宋的歲貢沒有太大的區別,那隻能說他既沒有學好國學,也沒有了解歷史。

光賜和貢這兩字,就完全凸顯了兩者之間的根本區別,一個臣服,一個恩裳。

但大明的歲賜又跟北宋對西夏的歲賜有很大的區別,一是數量的多寡,另一個則是目的。

北宋對西夏的歲賜,更多的是示弱,希望西夏不要來打他們。

而大明對蒙古諸部的歲賜,更多的是花小錢辦大事,不想花更多的錢糧來天天提防類似於流寇的蒙古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