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退敵之策2(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不可,若將京畿的精銳調離京城,萬一建奴繞道京城,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於李邦華的突然反對,朱由校並沒有任何的呵斥,而是他也有同樣的擔憂。
兩個團營兩萬人,加上勇衛營兩個營一萬多人,京城一下子就少了三萬多精銳大軍。
京城好不容易臨時拼湊訓練出來的八萬精銳,這一下子就要調走三萬,那就只剩下了五萬,關鍵還有兩萬多現在不在京城。
除了這八萬人,其它的軍隊朱由校是一個字都不敢信,戰力實在太拉胯了。
明面上雖然有幾十萬大軍,但實際兵力可能還不到一半,再去掉老弱和疏於操練之人,能有一戰之力的軍隊恐怕不到五萬。
但這五萬卻是散落在各地的一堆屎當中,根本發揮不出什麼作用。
至於錦衣衛,全大明也就十四個千戶所,而且還是散落在兩京十三省,在京的錦衣衛數量也只有三個千戶所。
讓他們抓抓人、蒐集情報與監視軍隊或許有一定作用,但真刀真槍地與建奴野戰,完全就是螳臂當車。
“陛下,臣附議,若調離京營兩個團營與兩個勇衛營,京師將危矣!”
閻鳴泰的附議將朱由校的思緒拉回了會場,“大司馬,你以為呢?”
“回陛下,臣附議不宜將京城的精銳調離京城,必須謹記武王伐紂的慘劇再次發生!”
“但建奴現在在宣府肆虐大明邊防重鎮,朝廷總不能什麼都不管!”
“稟陛下,可先令昌平兵馬增援居庸關與八達嶺,形勢有變,再做計較也不遲!”
“滿桂那邊有沒有來信?”
“回陛下,除了之前朱梅轉述滿桂準備繞道蓋州前往金州旅順的訊息外,現在一直都沒有其它的訊息傳回!”
沉吟片刻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傳信給喀喇沁和朵顏,奈曼與敖漢可任由他們前去攻取!”
既然自己抽不出對付建奴的騎兵,那乾脆借喀喇沁的手去對付臨近他們的建奴盟友奈曼與敖漢。
既然他們敢跟著建奴一起入寇大明,那就沒有任何的道義可言,必須徹底消滅!
“是,陛下,不知可否讓孫閣老向蒙古右翼借兵?”
“向誰借?借多少?給什麼條件?”
“可向現在的察哈爾與東土默特借兵三萬,出兵一人給予五石糧食,斬殺建奴一人額外再給五石,蒙古人三石!”
一直沒說話的李國普,立時出聲制止道:“陛下,不可,蠻夷皆是畏威而不懷德之輩,要是他們臨陣倒戈,和建奴一起劫掠我們大明,到時候我們大明可就真的危矣!”
張瑞圖也出聲附議道:“陛下,臣附議!”
兩人說得也很有道理,要是這些蒙古人突然臨時變卦,那
朱由校想都不敢想。
“陛下,察哈爾有不少人質在我們大明,可只向察罕腦兒與飲馬河的兩部各借兵一萬!”
見李國普還要出聲制止,朱由校便馬上同意了袁可立的建議,“準,他們分別接受孫承宗與陳奇瑜的節制!”
“是,陛下!”
等袁可立的聲音剛落,張瑞圖再次出聲道:“稟陛下,臣彈劾守邊不利的陳奇瑜,正因為他的疏忽,才導致了建奴輕易從宣府杏園溝破關!”
有完沒完了,現在在商量如何退敵,這張瑞圖居然明目張膽地彈劾身處最前線的主帥,關鍵這主帥還是皇帝一力提拔起來的寵臣。
不用朱由校開口,自然會有兵部的陳奇瑜同僚出來為他反駁,“陛下,臣反對,兵法雲,臨陣不可換帥,更何況這還是在十分危急的混亂時刻,更是不能輕易調離最熟悉宣府的陳奇瑜。”
張瑞圖駁斥道:“本官彈劾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