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當地鄉紳根本沒把這些由遼東難民組成的遼軍當人看待,這才讓被逼得無路可走的他們選擇了造反。

在造反失敗後,他們才在無路可去的情況下投靠了曾經的死敵建奴。

所以,對於這些苦難的遼民,朱由校還是願意給予他們最大的耐心。

“東江鎮多是從遼東逃亡海島上的難民,他們家人多數遭受了建奴的屠戮,若非實在逼不得已,他們應該不會投靠建奴!”

“朕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朕才讓戶部優先給登萊送去了糧草,避免海面上凍時,耽擱了東江鎮過冬的糧食!”

“陛下能如此體諒東江鎮軍民的艱難,實乃這些軍民之福!”

“先生第四策中提及實京營,以固根本,不是朕不想現在就整頓京營,而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事情難為,並不代表朕不為,朕已經在整頓御馬監並重新整訓勇士營與騰驤四衛。

相比勢力錯綜複雜的京營,直屬御馬監的這五營兵馬反而更容易整頓,等這五營外加在通州新編的虎賁營成為強軍之後,朕再來整頓京營,將會變得容易許多!”

袁可立十分認同地點頭道:“由易到難,而且由陛下自己掌握六營強軍,便能很好地保證京營的整頓!”

“除了先生提到的加強騎射外,朕還會著重發展鴛鴦陣與純火器軍隊,豐富軍種的同時,也能大大縮減成軍的時間,尤其是其中的純火器軍隊,一個普通青壯只需訓練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便能熟練掌握火器射擊關竅,而騎射與鴛鴦陣,卻需要成年累月的長時間訓練後才尚可一戰,關鍵騎射不管怎麼訓練,依然無法保證能夠敵過從小在馬背長大的韃虜!”

“陛下的想法雖好,但火器的質量請恕臣實在不敢放心,現在邊軍普遍不敢使用容易炸膛的鳥銃,而是又重新用起了國朝初期的三眼銃!”

“這方面朕也考慮到了,在先生來京的前兩天,朕已經整改了兵丈局,並讓孫元化掌管工部的軍器局,朕還會安排東廠時常過去抽查質量。

除此之外,朕還起復了擅長製作火銃的畢懋康,聽說他已經研製出了不用火繩的自生火銃,到時候將能大大降低火器的危險性!”

“自生火銃?畢侍郎真能製作此等神物出來?”

“應該是的,這種自生火銃泰西人已經有了實物並開始列裝軍隊,到時候咱們依葫蘆畫瓢,精益求精,必能大大增強未來戰場的勝算!”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