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元帥,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的。”
希特勒完全沒有理解隆美爾的意思,隆美爾的旁敲側擊毫無作用,希特勒根本沒有政府隆美爾所表達的意思。
怎麼辦?——這下只能涼拌了。
希特勒對進攻蘇聯情有獨鍾,隆美爾直接勸解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現在隆美爾旁敲側擊依然如此,希特勒就是這麼一個頑固的人,任何人無法改變他的決定。
隆美爾真是沒有辦法了,他只能選擇沉默,甚至迎合希特勒的意思。
半小時之後會議開始,布倫堡元帥是最先發難的,布倫堡元帥可是老資格了,他是國防部長,同時兼任陸軍總司令。
希特勒為了搶奪國防軍的控制權,已經和布倫堡元帥無數次交手了,兩人的矛盾也到了無可調和的地步。
“元首,我認為這份計劃有問題,我認為應該集中兵力攻擊莫斯科,而不是半途分兵去進攻斯大林格勒,這無疑是自尋死路的做法。”
“啪……夠了。”
希特勒怒不可竭地站起來,指著布倫堡怒吼道:
“你說什麼?你說我在指揮我們的軍隊自尋死路,你這是對領袖的詆譭,這元首的汙衊。
這份作戰計劃,絕對是完美無缺的,他是無數高階將領的心血,你可以詆譭我希特勒,你卻不能詆譭他們的心血。
這份計劃,是經過他們無數次推敲,無數次的演算,無數次的斟酌之後才確定的,你布倫堡居然敢說他們制定的作戰計劃是自尋死路。
我希特勒並沒有直接參與本計劃的制定,布倫堡元帥,你說你是不在元首進行詆譭和汙衊?”
“詭辯。”
可希特勒的詭辯就有作用,布倫堡紅著臉,硬著脖子,喘著粗氣無言以對。
“元首,我不是要詆譭你,我認為這個分兵計劃就是不合適。”
“啪……夠了,你就是詆譭帝國的元首,你在阻礙德國前進的步伐,你的錯誤言論是不可原諒的,你立即給我回去反省。”
布倫堡元帥連分辨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希特勒給趕出了會議室。
暴怒的希特勒只是把布倫堡趕出會議室,可他並沒有當場免了布倫堡元帥的職務。
其實這就是希特勒高明之處,布倫堡元帥從軍幾十年,在一戰的時候就是赫赫有名的將軍。
可以說布倫堡元帥在德國國防軍軍中的威望十分的高,在德國民眾的心目中也是非常有分量的。
希特勒能直接接觸布倫堡元帥的職務嗎?不能,如果希特勒這麼幹,德國傳統勢力,絕對會和希特勒立即翻臉。
希特勒是民選元首不假,可德國國防軍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
當時只有貴族可以上軍校,平民不能上軍校,所以在上百年的時間內,德國國防軍都控制在傳統貴族手中。
希特勒是什麼人,一戰下士,一個平民而已,希特勒上臺以後,德國國防軍中的傳統勢力從來都看不起希特勒。
要不是德國人那嚴謹紀律的性格,不知道德國又要出多少事情。
布倫堡敢於和希特勒叫板,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德國傳統勢力團隊。
希特勒想要對付布倫堡,就必須要耍一些手段,比如讓布倫堡和國防軍裡面的傳統勢力團產生間隙,或者布倫堡被傳統勢力所拋棄。
希特勒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他要對付布倫堡已經可以肯定,但他引而不發,他需要一個契機,或者是一個讓布倫堡元帥身敗名裂的機會,到那時才是希特勒出手解除布倫堡元帥職務的時候。
軍事會議接著開,布倫堡這個領頭羊被希特勒趕出去以後,其餘人根本就不敢在反對《巴巴羅薩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