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了一系列複雜疑難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調解高手”

“調解是民事審判工作的靈魂。”

這是畢愛民和楊婷婷共同的辦案理念。

在多年的審判實踐中,他們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方法。

“調解案件,首先要找準雙方的爭議焦點,然後對症下藥。”

畢愛民說。

在一起離婚案件中,原告劉某和被告趙某因性格不合,經常吵架打鬧,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劉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與趙某解除婚姻關係,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然而,在庭審過程中,雙方卻因財產分割問題爭執不下,互不相讓。

“你們這樣爭下去,只會讓矛盾越來越深,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見雙方情緒激動,畢愛民和楊婷婷決定先進行調解。

“劉某,你提出分割財產的要求不過分,但也要考慮趙某的實際情況。”

“趙某,你也要理解劉某的感受,畢竟你們曾經是最親密的人。”

在畢愛民和楊婷婷的耐心勸解下,雙方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

“其實,我們也不想這樣,只是咽不下這口氣。”

劉某和趙某紛紛表示。

“既然都不想這樣,那就各退一步,好好商量一下財產分割問題吧。”

畢愛民趁熱打鐵。

最終,在畢愛民和楊婷婷的調解下,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和平解除了婚姻關係,並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了合理分割。

“調解案件,不僅要找準爭議焦點,還要注重方式方法。”

楊婷婷說。

在一起贍養糾紛案件中,原告李某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育有三個子女。

然而,隨著李某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三個子女卻因贍養問題產生了矛盾。

李某無奈,只好將三個子女訴至法院。

“你們三個都是李某的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現在李某年紀大了,需要你們的照顧,你們不能不管啊。”

在調解過程中,畢愛民和楊婷婷從親情入手,對三個子女進行了耐心勸解。

“我們知道贍養老人是我們的義務,可我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啊。”

面對法官的勸解,三個子女紛紛訴苦。

“你們有困難,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畢愛民說。

最終,在畢愛民和楊婷婷的調解下,三個子女達成了輪流贍養李某的協議,並當場支付了贍養費。

“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拿到贍養費的李某,激動得熱淚盈眶。

憑藉著高超的調解技藝,畢愛民和楊婷婷成了山陽區法院有名的“調解高手”。

他們共同審理的民事案件,調解撤訴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美食達人”

“別看他們在法庭上嚴肅認真,其實私下裡,他們是一對非常熱愛生活、喜歡美食的夫妻。”

說起畢愛民和楊婷婷,同事們無不羨慕。

由於工作繁忙,畢愛民和楊婷婷經常加班加點,很少有時間享受生活。

然而,他們卻能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那就是品嚐美食。

“我們都很喜歡美食,每次出差或旅遊,都會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

畢愛民說。

為了能吃到正宗的當地美食,畢愛民和楊婷婷經常會在網上查詢攻略,然後按照攻略上的地址,去尋找那些隱藏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