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億了,純利潤都突破 10億了。現在鴻康可以說財大氣粗了。”

“牛逼,我還記得 1年多前鴻康給員工發年終獎都沒錢,現在都能拿出 40億出來投資了。”

也有一部分疑惑為什麼鴻康要投資電池公司。

“鴻康這是幹嘛?想著做手機電池,但發現寧時代的電池很好,就直接投資寧時代了嗎?”

“不可能吧,為了做手機電池,一下子投資 40億,這 40億要賣多少手機才能賺回來。”

“現在市場這麼多電池公司,40億都能買下幾個電池公司了,為什麼要投資寧時代,40億才 5.5%的股份,那麼貴。”

也有一小部分在討論鴻康和蕭易的未來計劃。

“我猜鴻康和蕭總肯定有著一份大計劃,你們猜有沒有可能是電動車?畢竟寧時代可是電動車電池的龍頭。”

“不可能吧,智慧家庭做到手機也合理,到了寵物器械我也認了,畢竟確實都在家庭裡面,但這電動車又是啥?總不能是在車裡面睡覺吧。”

“智慧家庭,車也可以是智慧家庭啊,你看,一臺可以到處跑的房車,多智慧,你智慧家庭再智慧能到處跑嗎?”

“我靠,不得不說,樓上的確實是人才,房車都被你想出來了。”

網路上的討論,蕭易自然也是看到了。對於網友的奇奇怪怪的想法,蕭易也是感到匪夷所思,什麼房車、用電池的空調、用電池的家電都被使用者想出來了。

但不需要多久,到時其餘人會知道鴻康這次的目標了。

因為在寧時代融資協議簽訂的一刻,蕭易也已經安排人註冊了一家新的子公司,鴻康汽車公司。

這次註冊新公司,沒有在公司內部組建汽車部門,也是根據張宇的建議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

而後續類似的調整還會有很多,根據張宇的規劃,後續將會將現在主要的大部門都分拆出來成為 100%控股的子公司。

這樣的組織架構會更加方便管理,就算後續有了不一樣的政策釋出也能及時進行應對。

隨著鴻康組織架構的調整,外界還在熱議鴻康投資寧時代的網友突然發現鴻康突然成立了一家新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