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鈺欠身離座,對吳有性說道:“吳先生請隨我來!”

很快,二人就來到公主府內一間單獨的大房子前,這裡原來是個佛堂,被朱辰鈺改造後作醫學研究用。

吳有性好奇的看著透亮的窗戶發呆。這透明的東西……這是玻璃!這整個窗戶上都是玻璃,沒有紙?

朱辰鈺見吳有性驚奇的模樣,心中暗笑,明朝人都知道有玻璃,也大概其知道如何造出玻璃,但是這麼平整、透明的玻璃板鑲嵌在窗戶上卻是沒人見過的。

這些玻璃是朱辰鈺的建築材料研究所做出來的樣品,透鏡式望遠鏡需要用到純淨的玻璃,所以朱辰鈺沒少在玻璃材料上下功夫,全國最頂尖的玻璃匠人就在她這裡。

懷著巨大的好奇心,吳有性隨朱辰鈺進入了這間醫學研究所。撲鼻而來一股刺激性的氣味,那是朱辰鈺用電解食鹽水的方法制造的消毒水的氣味,也就是次氯酸鹽溶液。

偌大的屋子裡空空蕩蕩,只有一張長條形方桌,桌面上鋪著大塊的玻璃,這是實驗臺。實驗臺緊挨著大玻璃窗,採光很好。

吳有性看著實驗臺上稀奇古怪的瓶瓶罐罐有些傻眼,這就是醫學研究所?這都是啥?

朱辰鈺指著一個陶瓷小罐子介紹到:“這是酒精燈,能夠燃燒放出乾淨的火焰”,接著又指著一個玻璃做的長頸大瓶子,說道:“這個是用來提純水的”

吳有性一臉懵,他聽不懂朱辰鈺說的東西。只能從其簡單的介紹中瞭解那些儀器和試劑的用途。

朱辰鈺所能介紹給他的東西不多。中醫雖然治病救人有一套成熟的理論和實踐支撐,卻在微觀世界上不如西醫更直觀。所以,顯微鏡必不可少。

一件用青銅製作的帶架銅管子拿到了吳有性跟前,朱辰鈺說道:“吳大夫,用這件東西,就能看見您所說的山川平地間的勵氣!”

聽了這話,吳有性大驚失色,他內心十分激動!終於……終於有人能夠證明瘟疫的源頭了嗎?

他有點想哭的衝動,因為他的瘟疫論出來很久了。認同他的人卻很少很少,他說的東西別人不信,特別是同行,把他視為醫生隊伍裡面的異端,大肆打壓。他心裡的委屈沒人能懂。

朱辰鈺把一滴她培養過的池水滴到顯微鏡的物鏡平臺上,用一片純淨的玻璃薄片蓋住,又點燃了一顆大個兒蠟燭,這是用於照亮載玻片的光源。

一切準備好後,她先除錯了一番顯微鏡的目鏡和反射光源的鏡子,看到一些模糊的水中微生物後才對吳有性說道:“吳大夫,請過來一觀。”

雖然朱辰鈺製作的這臺簡易顯微鏡非常簡陋,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細菌的活動,但這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顯微鏡了。其結構複雜程度遠超1590年荷蘭眼鏡商詹森製作的那臺。後者被公認為顯微鏡的發明者。

吳有性忐忑的把右眼湊到銅管子上口,學著朱辰鈺的樣子,把左眼閉上,認真觀察。

只見一些黑色斑塊兒正在緩緩的蠕動,各種形狀都有。

觀察了一會兒,他回頭問道:“公主,這些黑色的東西是什麼?他們能動,難道是活物?”

朱辰鈺笑道:“吳大夫說的不錯,這些東西就是活物,就像你我一樣,活的。我稱之為微生物,因為他們非常非常細小,小到人眼無法分辨的程度!”

“而我做的這臺顯微鏡,可以將他們的影像放大成百上千倍,這樣人眼就能看到了。”

接著朱辰鈺又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為什麼可以將其影像放大上百倍。同時拿出各種形狀的凹透鏡,凸透鏡給吳有性進行演示。

現場給他普及了一節光學課。

吳有性雖然聽的有些似懂非懂,但大概意思是知道了。只不過,他還是有些失望,如何證明瘟疫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