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律的力量: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第3/5頁)
章節報錯
以學習一門外語為例,計劃可以是這樣的:首先,每天早上起床後花30分鐘背誦單詞,利用單詞記憶軟體設定每天的背誦量;然後,晚上抽出一個小時學習語法知識,透過教材和線上課程進行系統學習;週末再安排專門的時間進行口語練習,可以參加外語角或者與外教線上交流。透過這樣詳細的計劃安排,每一步都清晰明瞭,執行起來就更容易做到自律,一步一步實現學好外語的大目標。
(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人都有惰性,單靠自己的自覺有時候很難長期保持自律,這時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來約束自己。監督機制可以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
內部監督方面,我們可以透過寫日記、做記錄的方式,每天回顧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律的要求,分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以此來不斷督促自己。例如,每天記錄自己的飲食情況和鍛鍊情況,如果發現某一天沒有按照計劃進行鍛鍊,就在日記中反思原因,提醒自己第二天一定要補上。
外部監督則可以藉助他人的力量,比如找一個自律的夥伴一起互相監督、互相鼓勵。或者將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公之於眾,比如在社交媒體上釋出自己的學習打卡、健身打卡等內容,讓身邊的朋友、網友都能看到,藉助他人的關注和期待來給自己施加壓力,促使自己保持自律。
(四)營造有利於自律的環境
環境對人的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想要培養自律能力,就要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自律的環境。在家中,可以專門設定一個安靜、整潔、沒有干擾的學習或工作空間,將手機等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物品放在一邊,只擺放與當前任務相關的書籍、資料等。
在社交方面,儘量減少與那些消極、缺乏自律的人的交往,多與積極向上、自律性強的人在一起,他們的行為和態度會對我們產生積極的感染和帶動作用。例如,加入一個讀書俱樂部或者健身社群,在這樣的群體環境中,大家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和自律的氛圍,會促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看齊,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五)培養自律的習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習慣成自然,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後,我們實施自律行為就會變得更加輕鬆和自然,不需要耗費過多的意志力去刻意堅持。培養自律習慣可以從一些小的行為開始,比如每天早起後喝一杯溫水、每天晚上睡覺前閱讀10分鐘等簡單的事情做起。
隨著這些小習慣的養成,我們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和範圍,將自律延伸到生活的其他重要領域。例如,當養成了每天早起的習慣後,再進一步養成早起後進行晨練或者學習的習慣,透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自律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我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六)學會應對挫折與誘惑
在培養自律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和誘惑,如何應對它們是保持自律的關鍵環節。當遇到挫折時,比如在堅持減肥的過程中體重出現了短暫的反彈,不要灰心喪氣,而是要分析原因,看看是飲食控制不當還是運動計劃需要調整,及時做出改進,繼續保持自律的決心。
面對誘惑時,要提前想好應對策略。比如,知道自己容易受到手機遊戲的誘惑,就可以提前解除安裝遊戲軟體,或者設定專門的遊戲時間,在其他時間將手機調至靜音、免打擾模式,避免被遊戲提示音吸引而分心。透過這些主動的應對措施,增強我們在挫折和誘惑面前的抵抗力,持續保持自律。
四、將自律融入不同生活場景的實踐策略
(一)職場中的自律
在職場中,自律首先體現在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上,按時上下班、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不無故拖延等,這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