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有些事情是可以改變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譚章俞越聽,臉色愈加凝重,最後變得鐵青,馬上就凝出水來,可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譚章俞並不好發作,只能忍著,以後找機會向易凡發難。
不曾想,易凡最後沒有獨吞,而是言明與自己商議的結果。易凡這樣說,對他而言,手底下的兵卒,更加的效忠自己。可譚章俞心中發苦,真的是有苦難言,有種硬生生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他不知道易凡是什麼關係,女皇對他如此的器重,自易凡來到灃水大營,他多次打探,和大家知道的一樣,易凡是左僕射易靖之子,因為詩會與長公主慕雪清相識,因同坐車駕,救長公主於危難之中。
可這些不足以說明,女皇對易凡如此重視。女皇親筆書寫的聖旨,親賜的天子劍,還有隻有天子皇家才有的護衛羽林衛,而且現在淮安王世子跟隨在其身邊,以其馬首是瞻,這些都足以見的,女皇對易凡的重視,可為什麼會這樣,譚章俞百思不得其解。
二十五個人,還有騎兵裡,傷殘的人不過數百,這些人按照易凡剛說的標準,並沒有多少,可以後大戰一起,將士成千上萬的傷亡,即便陛下器重易凡,她能同意自己和易凡的聯名奏請嗎?那可將是一筆不菲的開銷,陛下能同意嗎?即便陛下同意,那些兵部和朝堂上的官老爺能贊成嗎?若聯合起來反對,又如何向自己手下的將士們交代呢。
想到此,譚章俞心中滿是苦澀,也難免責怪易凡,事先沒有和自己商議,至少通個氣那也是可以的。
校場上,將士的目光都投向譚章俞,譚章俞遲疑片刻,虎步上前,頓時校場上安靜了下來。
“我們是大周的將士,報效朝廷,忠於陛下無可厚非。”
譚章俞身在官場,自然明白,兵卒效忠的物件是朝廷,是陛下,可不能是某一個人,更不能是自己,若傳出去,被有心人利用,參自己一本,之前的那些恩澤,便會煙消雲散。
譚章俞望著人群,心中暗歎一聲,還是順著易凡的話,說了下去。
“我們將新建祠堂,以告他們的亡魂,讓犧牲的兵卒得以安息,正如易副統領所言,將在灃水大營劃出一片區域,用於安葬我們逝去的兄弟。同時我和易副統領聯名上奏,以十倍的俸銀撫卹傷殘的兵卒,以二十倍俸銀撫卹犧牲的兵卒家屬,不能讓他們失去親人,卻還寒了心。”
“大周有你們,才得以周全。大周有你們,才會變得興盛。”
“大周!”
“大周!”
“大周!”
……
直至兵卒的吶喊聲停歇,譚章俞才命令千夫長將士兵們帶回。
至於易凡帶回來的騎兵,譚章俞安排,先讓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等傍晚時分,讓他們組隊,為逝去的兄弟舉行葬禮。
見四下無閒雜人,這才埋怨的說道:“賢侄,今日恐怕是魯莽了些?”
“不知道統領大人指的什麼?”
易凡知曉,譚章俞事後會找自己,可還是裝作糊塗,等著譚章俞說明。
“賢侄提出,給犧牲計程車兵建祠堂,劃出一塊地,單獨埋葬死去的兄弟,這些無可厚非。那怕你成立的所謂的糾察,未嘗不可,可單單這撫卹銀,恐極難透過。”
“這是為何?”
易凡不解的問道。
“賢侄有所不知,歷朝歷代,對士兵的撫卹銀都有嚴格的規定。歷代以來,兵卒為國家效力天經地義,戰死沙場是命運所歸,所以,這撫卹的銀兩並未增長多少。何況,兵卒每過之處,都有兵患,對於士卒的燒殺搶掠,將領往往是睜隻眼閉隻眼,搶來的東西,除來一些交於將領,剩餘的則中飽私囊,往往為身後攢了些家底,至於撫卹的銀子,是否發到家屬手裡,這些兵卒並不關心這些。”
“而你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