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可是在紫晶之牆上面,劉洋發現了專門有幾幅圖案是講述如何的刻畫這些圖案的,基本原理也非常的清楚,剛開始他並不明白,不過看著看著,當他看到了之前蒐集的一些法器的時候,在同一個人制造的法器上面,看到了相同的圖案,猛然間,他明白了,這就是一個煉器師獨有的印記,每一個印記代表著一個煉器師的心血,也證明了這個法器的出處。
留下印記的方法非常的簡單,劉洋只是稍微的推敲一下就會了,這個中規中矩的六品法器,標誌著劉洋想著煉器師的目標上又前進了一步,這個印記是必不可少的,他必須完成它。
看著盾身上的空餘地方,劉洋的腦子不停的轉動著,他需要設計一個簡明的,而又代表著他的風格的設計,想了半天,最終他選擇了一個圓形,裡面燃燒著火焰,代表著他的兩個長處,煉丹和煉器。
劉洋的雙手又一次的抬起了,這個印記雖然簡單,可是代表著一個人的風格,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元力狂吐,湛藍色的火焰飄出,灼燒到了盾的表層,那個被灼燒的部分開始融化,而在融化的同時,劉洋的火焰訣又變了,這一次是溫盾更高的紅色火焰,再接著是青色的火焰,然後是橘紅色的。
冷色調的冷一點的火焰,和暖色調的炙熱火焰,如同冰火兩重天一樣,在這種對應的灼燒中間,被灼燒的地方經受住了考驗,這樣會讓整個標記堅固而且清晰,這些都是紫晶之牆上面詳細的描述的。
劉洋幾乎是苛刻的按照上面的要求,對於盾的表面進行了處理,由於這裡不含有任何的陣法,又是盾相對比較偏僻的地方,故而這樣的操作,不會引起盾本身的連鎖反應,幾次三番之後,;劉洋這才開始了刻畫的過程。
相對於之前的幾個步驟,刻畫的過程簡單了許多,火焰訣一動,先是一個圈,然後是火焰,就在稍稍熔鑄了的那個角落,當圖形完成了之後,劉洋又一次變換了火焰訣,這一次和上一次的順序正好相反,等於是讓盾表面慢慢的凝固,在印下的標記的上面,塗上一層薄薄的塗層。這一系列的步驟完成之後,在盾牌的右下角,這個標記就記錄了下來,圓是渾圓無比,火焰是栩栩如生的,配合著銀色的盾身,以及盾上面隱約可見的古樸圖案,整個盾顯得和諧而漂亮。
第二卷 茫茫黃雲築根基 第六百五十七 愛不釋手
最後的一個步驟完成了,等於這個法器徹底的完成了,在煉器的時候,劉洋就對於這個法器到底是怎麼樣,心中有底了,非常的滿意的,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放下雙手,並且緩緩的恢復自己受損的元力。
法器能夠在地鼎上面懸空,除了因為火焰訣的力量支援以外,就是元力虛託著的緣故,現在沒有了這個力量的支援,盾牌自然而然的按照客觀的規律,在地心引力的吸引下掉落在了地鼎中,不過卻沒有金屬和金屬撞擊的清脆聲音,反而如同木料等柔軟輕質的材料同鐵器撞擊的沉悶的撲撲生。
整個煉器的過程,讓他的精神力損失了不少,元力受損的有限,略微的一個修補的過程,讓劉洋的狀態好了很多,服用了幾枚聚神丹之後,劉洋把負責煉器的地鼎給收了起來,盾牌輕輕的飄落,他眼疾手快的接過了盾牌,仔細的打量。
成品的法器,和基本的材料和半成品在許多方面,都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表現在重量方面,這個重量已經不是未成品的20噸了,而是隻有現在的20公斤左右,作為法器來說,最基本的就是輕量級的減重陣法,為了保證這個法器能夠讓所有人都使用,劉洋設計了足夠的輕量級的減重陣法,現在這些減重的陣法發揮著作用,幾乎把整體的孔亮減少了99。99%以上。
如此龐大的減重幅度,讓這個法器的重量大減,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拿起。
不過法器能夠發揮它的巨大作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