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釉頗鹹擁焦鬮韉撓覽��⒋笱�抗��奼閌淺滷�牡牟肯路⑾值摹�
台山光復後,因有文村大。饑荒的前車之鑑,所以唐王朱聿鍔便讓王興組織文村軍民遷往台山,並派人招納流民開墾縣中荒田,如此僅僅一年時間,台山便能自給自足,不再需要外界尤其是廣州方面的接濟。
周士相向廣東沿海各明軍雜牌發出勤王號召後,唐王第一時間便勸說王興響應號召,後來為了化減周士相和兩廣總督連城壁、四府巡撫張孝起的矛盾,更是分別給二人去了信,望他們能夠放下對周士相和太平軍的成見,以督撫身份響應支援勤王號召。然而張孝起接信後卻說唐藩干政不是國家福份,為了讓連城壁和自己站在一邊,張孝起搬出當年崇禎朝唐藩舊事加以勸說。
唐藩舊事說的是崇禎九年,滿清派多羅郡王阿濟格率兵攻打北直隸等地,清兵入塞連克寶坻,直逼北京,京師戒嚴。時封地在河南南陽的唐王朱聿鍵心切上疏請勤王,崇禎帝不許,唐王不顧“藩王不掌兵”的國規,招兵買馬,自率護軍千人從南陽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撫楊繩武上奏,崇禎帝勒令其返回。無奈唐王只能班師回南陽,中途和農民軍交手,亂打幾陣,互有勝負。
明初因成祖靖難事,所以成祖以後對於藩王看管極嚴,藩王儘可在王府內享樂,惟獨不能興兵擁將離開藩屬。所以唐王朱聿鍵哪怕只是見國家遭東虜凌迫,一腔熱血自帶護兵勤王,仍使崇禎帝大怒,命下部議,廢為庶人,派錦衣衛把唐王關進鳳陽監獄。
張孝起提當年唐藩舊事,顯是提醒連城壁要防範隆武舊事重演。眼下清軍大舉侵入雲貴,朝廷和廣東這邊音信不通,偏偏太平軍在廣東接連重創清軍,光復了廣東全省,所以張孝起很擔心坐擁強軍的賊秀才會不會拿唐王做文章。
南渡以來,弘光為江北四鎮擁立,隆武為福建鄭家擁立,而永曆帝則是為擁有兵權的廣西巡撫撫瞿式耜等人擁立,換言之,南渡以來三帝都是因得了兵馬支援才登基為帝。如今朝廷勢衰,廣東勢強,賊秀才兩次上表中對朝廷多有不敬之舉,因而張孝起的擔心不能不說沒有道理,加上這次周士相越過連城壁這個廣東總督發下勤王號召,對那些不願響應的兵馬大肆打擊,更派兵凌逼欽州,就差將總督連城壁擒於城下,種種舉止是十分跋扈,叫人切齒生恨,哪有半點明臣的樣子。
連城壁本就不喜周士相,總督衙門遲遲不能回遷讓他對周士相沒有半點好感,加上好不容易招來的高雷總兵高進庫叛水,所以張孝起這麼一說,連城壁自然對唐王起了警惕,他是永曆任命的廣東總督,退一萬步都不可能背棄永曆,擁立什麼唐王。
再者,唐藩並沒有得到永曆朝廷的正式承認,當年隆武帝在福京登基後,封二弟朱聿鐭為唐王,後來朱聿鐭在廣州擅自稱帝,將唐王爵給了三弟朱聿鍔。而朱聿鐭的紹武政權打成立起就和肇慶的永曆政權為敵,雙方誰也不承認對方的正統,一個是按神宗帝系登基,一個是按兄終弟及繼承製登基,單以道統大義而言,雙方登基都有道理,然而這是皇帝之爭,朱由榔、朱聿鐭哪個肯讓,最後的結局就是廣東內訌,紹武身死,永曆出逃。
永曆不承認紹武政權,自然不會承認朱聿鍔這個唐藩,要不是王興將朱聿鍔迎到文村,恐怕朱聿鍔早已身死。長樂大長公主被大學士郭之奇帶到昆明後,永曆出於安撫人心,拉攏隆武、紹武一脈留下的唐藩力量,才對長樂朱淑儀無比重視,可直至他棄國出逃緬甸,他都沒有下過正式的詔書冊封過朱聿鍔,所以朱聿鍔這個唐王說起來是紹武帝所封,沒有入宗譜,要是連城壁不認他這個唐藩,朱聿鍔就是個平民百姓,甚至於還要擔上一個大逆的名頭。
“兄終弟及”可是永曆帝朱由榔最不願意看到四個字,紹武兄終弟及和他搶皇位,誰又敢保證朱聿鍔不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