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從來沒有過問過政事,皇后偶爾還會對兩個兒子的事發表意見,太后則是從來沒有說過。頭一次說了,沒想到就是這樣的話。
“我仔細想過了,啟兒和池兒是嫡親兄弟,旁人比不得。”陳太后繼續說著,神情卻顯得十分悲傷。
鳳啟首先表態,上前一步道:“孫兒遵命。”
鳳池神情顯得十分淡漠,好像要過繼兒子的不是他,卻是跟著上前一步道:“謝祖母關心,孫兒領旨。”
皇后臉上有幾分笑意,都是她的兒子,一樣是她的孫子,這樣的安排還有利於他們兄弟感情,對眼前爭位的局勢都有影響。
就是永昌皇帝,雖然覺得有點突然,細想卻是情理之中,他就是再疼愛鳳池,把鳳池的一切都當成好的,也無法否認,鳳池無子,鳳啟有一大堆兒子。
陳太后說完,有幾分嘆息,停頓一下,似乎在恢復著體力,道:“你們是嫡親兄弟,要不分彼此,守望相助才好。”
說到這裡陳太后的目光不禁看向永昌皇帝,她一輩子沒問過政治,她也不懂那些。只是嫡長有序,鳳啟早被立為太子,就不該鳳池不給有的期待。結果只是兄弟相爭,自相殘殺。要是宋太后還在世就好了,她若是在世,絕不會出現在這樣的情況。
“請祖母放心,我是兄長,會好好照應弟弟們。”鳳啟低聲說著。
陳太后有幾分放心的道:“我知道你是好孩子,肯定能照應周全。”
她對鳳啟很有信心,要是鳳啟上位當皇帝,肯定會給鳳池活路。相反的要是鳳池上位,東宮上下絕無活口。這個道理,她一個瀕死的老太婆都知道,永昌皇帝也知道,只是他太執著與去更改宋太后在時留下來的一切。以前總是被人壓著,終於成了名符其實的皇帝,自然想把權利展現到極限。
永昌皇帝聽到這裡,不自覺得嘆口氣,看向陳太后道:“母后放心,兒子……兒子知道怎麼辦。”
陳太后臨終之時還在擔心,皇后也經常在他面前說,鳳池是兒子,鳳啟也是兒子。身為人父,可以偏心,但不能偏心太過,看看這裡站著的東宮孫子,重孫們,他是偏心過了些。
陳太后聽得也舒口氣,她馬上就要死了,臨死之前就想著兒孫能好,九泉之下她也能閉上眼。把話說得也更明白了,道:“好好給池兒找個封地,讓他去就藩吧。”
永昌皇帝頓時猶豫起來,陳太后身邊的安寧長公主,流淚道:“弟弟,你看看母后……”
“朕……”永昌皇帝不自覺得跟著哭了起來,在陳太后跟前跪了下來,道:“兒子遵母后懿旨。”
他這麼一跪,殿裡眾人全部跟著跪了下來。最末位的蘇錦秋,有種大舒口氣的感覺,鳳池去就藩,皇位之爭也到此為止了。陳太后果然是能當太后的女人,智商手段都非一般人可比。
“最後……”陳太后說著,目光看向華陽公主。
華陽公主從進門之後,一直低頭不語,眼裡倒是沒有淚,只剩下絕望。宮裡只有陳太后會偶爾關心她,現在陳太后也要走了,就再沒人管她了。
陳太后輕喘著氣,好像已經說不出話來,聲音低了許多,道:“我看好駱家四子,就定給華陽吧。”
永昌皇帝沒理會,皇后笑著道:“是,太后指婚,最妥當不過。”
一般來說公主選駙馬排場都很大,就比如元鳳的母親含山長公主選駙馬,那是全國海選,幾輪刷下來再有皇帝太后欽定。
到華陽公主這裡,就這樣指了婚,相對來說顯得太怠慢。不過修國公府家的公子,身份,地位,家世人品都足夠,挑不了毛病來。說起來也是親上加親,駱四爺的爺爺娶的就是永昌皇帝姑姑慶和大長公主。
陳太后話說完,似乎再無力氣,只是緩緩地看向殿裡眾人。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