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終於厚實起來,不再是以前那般隨波逐流,提心吊膽。
第四二三章聰明多智司馬懿
蜀中成都,益州牧及徵蜀將軍府中正在舉行一場熱鬧的宴會,宴會的主題是慶祝州牧大人司馬防的生辰。
已經四十五歲的司馬防,看上去毫無疲憊之態,精神抖擻、目光如電,很有威儀地坐於主座之上。在他的右手邊坐著從事賈龍、任岐、法真、費詩、許靖等人;在司馬防的左手邊則依次坐著大將張任、嚴顏,水軍都尉甘寧,以及高沛、楊懷、鄧賢、吳蘭、孟達等副將。
雖然前一段時日,嚴顏率軍在幷州作戰時折損了一半士卒,還被趙興捉去了雷銅與張翼,但司馬防並沒有刻意地叱責嚴顏。畢竟討趙聯軍幾乎個個都受了損失,尤其是緊挨著益州的涼州董卓,損失更是十分慘重。相比之下,蜀軍的這些損失還算少的。畢竟戰死計程車卒數量少,大部分都是在混亂之中被俘,今後還是可以透過其他手段將人給贖回來。
對於司馬防而言,損失五千戰力一般的二流部隊,對於擁有八萬大軍的他而言,真算不得什麼。外界只以為益州乃偏遠之地,地廣人稀,難以保有太多的軍隊。實際上,此時的益州管轄著四川、雲南、貴州、乃至於緬甸、寮國等部分疆域,不僅人口數目巨大,而且物產豐富,是一塊安身立命的絕佳去處。
司馬家在完全控制了益州之後,大力進行民族制度的改革,對於盤踞在益州西南部的蠻人,透過拉攏一些、離間一些、攻打一些的策略,逐漸蠶食制服,如今已經初見成效。司馬防手下有一支部隊,前身是由益州西北部羌人組成的青羌軍,如今又加入了益州西南部的蠻族士兵,人數共計兩萬,由張任親自擔任統領。
這支部隊兇狠殘暴,吃苦耐勞,精於山地和叢林作戰,專門用來鎮壓和威懾益州各地的異族,從未在世人面前展示過全貌,甚至於情報及時的趙興都不曾知道,可謂是隱藏的極深。
第133卷 第1058節:曹孟德憂心忡忡 (23)
前廳之內,司馬防和一干幕僚說說笑笑地飲酒,而後院裡也有一座人在聚會。只見座中幾人年紀大小不一,皆穿官宦子弟服飾,個個精神飽滿,正向一位年近三十的長者敬酒。
年近三十的長者是司馬防的長子司馬朗(字),如今擔任漢中太守,都督益州北方軍馬,可謂是大權在握,十分了得。
司馬朗的右手邊坐著一位身材修長,面容白皙的青年,看上去大概有十七八歲,舉手投足之間,從容不迫、氣定而神閒。此子便是司馬防的次子司馬懿(字仲達)。司馬朗的左手邊坐著的是一位年紀與司馬懿相仿的青年,名字叫做司馬司馬孚(字叔達)。在司馬懿和司馬孚的外側,還分別坐著兩個半大孩童,分別叫做司馬馗和司馬恂。
歷史上,司馬防一生育有八個兒子,號稱司馬八達,其中最厲害的自然是排行老二的司馬懿,比較出名的是司馬朗、司馬懿和司馬孚三兄弟。
今日司馬防的五個兒子在內院之中聚會,也算是給父親慶生,同時也是兄弟幾個難得的一次聚會。
前文中曾經提起過,司馬防對於子女的管束和教育十分地嚴格,平日裡這些孩子見了他們的父親,必須得規規矩矩、舉止得當。司馬朗擔任漢中太守之後,便常年在外,難得返回蜀中與兄弟相聚,這次回成都,也是有重要事情商議。
言談之間,司馬懿向長兄抱怨說道:“如今益州正當用人之際,弟雖不才,年近二十,父親卻不安排職事,只教吾安心讀書。如今天下大亂將起,一味埋首於書本之中,於事有何裨益?”
司馬朗聽弟弟直言天下大亂將起,心中很是驚訝,便開口說道:“如今大漢各地承平,風調雨順,仲達如何妄言天下大亂將起?”
司馬懿別有深意地望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