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階逐夢,任重道遠(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學校獲得評估專家的高度讚譽後,成奇勳和曹尚佑本以為能迎來一段平穩發展的時期,可新的挑戰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隨著學校知名度的提升,上級教育部門對學校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承擔起更多特殊教育領域的社會責任,成為區域內特殊教育的示範標杆,帶動周邊地區特殊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成奇勳和曹尚佑深知這既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接到任務的當晚,兩人在辦公室裡徹夜長談。成奇勳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思索:“尚佑,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新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要帶動周邊地區,我們得做很多工作,從師資培訓到課程共享,每一項都不容易。” 曹尚佑微微頷首,目光專注:“沒錯,但我們不能退縮,這是為了更多殘障兒童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先從師資培訓入手吧,周邊學校的老師對特殊教育的瞭解可能還不夠深入。”
說幹就幹,成奇勳和曹尚佑迅速制定了師資培訓計劃。他們邀請了全國各地特殊教育領域的專家,準備為周邊學校的教師開展為期一週的專業培訓。培訓前的準備工作千頭萬緒,從課程安排、教材編寫到專家接待,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精心籌備。成奇勳親自與專家們溝通,根據周邊學校教師的實際水平和需求,調整培訓內容。“王教授,這次參加培訓的老師很多沒有特殊教育經驗,您能不能在基礎理論部分講得更細緻些?” 他對著電話,認真地說道。
培訓當天,來自周邊地區的幾十名教師齊聚學校。成奇勳站在講臺上,熱情地歡迎大家:“各位老師,歡迎來到我們學校。特殊教育是一項充滿愛的事業,希望透過這次培訓,我們能一起為殘障兒童的教育貢獻更多力量。” 培訓過程中,專家們深入淺出地講解特殊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臺下的教師們全神貫注,不時做著筆記,還積極提問。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舉手問道:“對於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在課堂上情緒突然失控,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專家耐心地解答:“首先要保持冷靜,用溫和的語言安撫孩子,同時運用一些感官調節的方法,比如播放輕柔的音樂……”
然而,就在培訓進行到一半時,意外發生了。一位專家因為家中突發急事,不得不臨時返回,這讓原本緊湊的課程安排陷入了困境。成奇勳和曹尚佑得知訊息後,立刻緊急商討對策。曹尚佑皺著眉頭,焦急地說:“這可怎麼辦?這位專家負責的課程很重要,一時半會兒我們上哪兒再找合適的人來接替呢?” 成奇勳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記得咱們學校的李老師在這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雖然他不是專家,但完全可以頂上這堂課。”
於是,成奇勳趕緊找到李老師,向他說明了情況。李老師起初有些猶豫:“我能行嗎?面對這麼多外校老師,我怕講不好。” 成奇勳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李老師,你在特殊教育一線工作多年,有著寶貴的經驗,肯定沒問題。這也是我們學校展示實力的機會,相信自己。” 在成奇勳的鼓勵下,李老師鼓起勇氣,走上了講臺。他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生動地講解著課程內容,臺下的教師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除了師資培訓,學校還承擔起了課程共享的任務。成奇勳和曹尚佑組織學校的骨幹教師,將優質的特殊教育課程錄製下來,分享給周邊學校。在錄製過程中,老師們反覆打磨課程內容,力求做到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為了讓課程更具針對性,他們還根據不同殘障型別的孩子,設計了個性化的教學環節。
隨著一系列工作的推進,學校在特殊教育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的時候,一篇媒體報道卻引發了爭議。一家媒體對學校進行了深度報道,在肯定學校成績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質疑,比如學校的資金使用是否透明,師資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