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小李的想法很有創新,但張姐的經驗也很寶貴。我們不妨綜合考慮,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 曹尚佑也接著說:“我們是一個團隊,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們服務。”

在成奇勳和曹尚佑的調解下,小李和張姐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互相道歉。其他志願者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經驗,會議氣氛逐漸變得融洽。透過這次交流,志願者們對團隊的工作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團隊的凝聚力也進一步增強。

解決了內部矛盾後,成奇勳和曹尚佑繼續為解決資金問題而努力。他們又想到了一個新的辦法 —— 舉辦公益義賣活動。他們聯絡了一些愛心企業和手工藝人,收集了許多精美的手工藝品和特色商品。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佈置義賣現場,擺放商品,每一件商品都承載著他們對殘障兒童的關愛和希望。

,!

義賣活動當天,現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成奇勳和曹尚佑以及志願者們熱情地向顧客介紹商品,講述殘障兒童的故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在聽完成奇勳的介紹後,眼眶溼潤,她挑選了一件手工編織的圍巾,說道:“孩子們太可憐了,我雖然沒什麼錢,但能幫一點是一點。” 成奇勳感激地說:“謝謝您,您的愛心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經過一天的努力,義賣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籌集到了一筆可觀的資金。雖然這些錢還不足以填補所有的資金缺口,但卻讓成奇勳和曹尚佑看到了社會各界對殘障兒童的關愛和支援。

隨著資金的逐漸到位,“偏遠地區殘障兒童關愛行動” 得以順利推進。新的康復裝置被運往各個偏遠地區,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師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為孩子們提供更專業的教育。成奇勳和曹尚佑也沒有停下腳步,他們不斷尋找新的援助物件,最佳化專案方案,希望能為更多的殘障兒童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成奇勳和曹尚佑收到了一封來自偏遠山區的感謝信。信是一個曾經接受過他們幫助的孩子寫的,孩子在信中說,他在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的幫助下,已經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和生活,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將來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孩子。成奇勳和曹尚佑看著這封信,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無論未來還會遇到多少困難,他們都將堅定地走在公益的道路上,為那些殘障兒童點亮希望的燈塔。

:()逃生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