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張市長在離開別墅後,直接就掏出了電話。

然後他想了一下,最終還是一邊走,一邊撥通了一個電話。

走到他們的奧迪車旁,電話也剛好接通。

張市長一邊開啟車門上車,一邊對著電話打招呼道:“喂,老學長!”

車裡,張市長關好門。

就聽電話那頭傳來個厚重的聲音:“培炎啊,怎麼想到給我打電話?”

張市長對著電話說道:“學長,我想問一下,京海下灣區環海一片的土地性質變更,是誰的主意?”

電話那頭似乎愣了一下,隔了兩秒才說道:“京海下灣區,如果我記得不錯,她環海線有幾十公里吧?這麼大一片土地的使用性質,一次性全部變更?”

“不是,你不知道?”張市長隔著電話都感覺匪夷所思,“京海土地資源局都跟投資商明說了,說那一片全都是商業用地!

我這個市長不知道,那肯定就是省裡給他下的指示,怎麼你這個專職副書記都不知道?”

“你挖苦誰呢?”電話那頭沒好氣地罵了一句,然後又說道,“這事兒我確實不知情,也根本就沒在會議上聽誰說過。這種事情就不可能發生,沒人會同意這種提案的!”

“那就好!”張市長鬆了口氣,然後又說道,“這事兒你得幫我,我也不瞞你,我找來一個高新科技的投資商,打算在下灣環海那一塊建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成以後,預計每年能貢獻數百億的gdp。

但是現在人家連建廠的地都拿不下來,都打算去別的省投資了!”

“真的假的?”電話那頭貌似有點不信,“你們京海去年的gdp也才400億剛出頭,要是每年貢獻數百億,那你老張不是要起飛了?”

張市長撇了撇嘴:“我都打算把自己的前途壓上去了,你說真的假的?

還有啊,高新技術開發區這事兒,你得給點兒支援!”

“你遇到這樣的好事兒我當然支援!”電話那頭輕笑一聲,頓了下之後又打趣道,“你呀,以前好歹常給我打電話,怎麼這結了親家還疏遠了,一年多了才給我打幾個電話?”

“去年換屆,避嫌嘛,我不為我自己考慮,也得為你考慮啊!”張市長笑道,“再說你偶爾下來調研,不還是能見面嘛?”

電話那頭:“過年總得來一趟江州吧,看看你閨女?”

張市長撇嘴:“不去,她又不是不回孃家!”

“嘿你個老東西!”

“沒事兒掛了!”

說著,張市長也不管對方什麼反應,直接拿下電話蓋上了翻蓋。

這時周秘書也對前面的司機說道:“開車吧老趙!”

“好的!”

車子發動,緩緩開出小區。

車內,張市長看著比起其他地方的高樓林立而略顯寒酸的京海,表情複雜。

這年頭,gdp是衡量一位幹部能力的重要指標

說白了吧,就是能不能升,主要就看gdp!

而在這個全國經濟轉型的時期,別的地方經濟都在飛速增長,只有京海一直不溫不火,維持著每年8到10的增速。

什麼原因?

就是因為張市長是學經濟的,他知道轉型後國有轉私有的那些企業必然會出現一波產能爆發期,以前是計劃經濟,各個國有企業都是按指標生產,一到市場經濟,那些企業家為了降低成本確保利潤,肯定會大幅度增產。

有人可能會問,怎麼增產了反而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拿鍊鋼廠來說,裝置開起來了,那就是開得越長成本越低,不信問問那些以前鍊鋼的老師傅,問問他們把爐子熱起來的時候那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