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工業化佈局和鐵路線路規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分割地方的財政權和司法稅收和軍事等權力,就是為了防止地方權力過重,形成割據勢力,地方政府只有行政管理權力,再想要形成割據勢力就不容易了。
朱來坎從欽州港回到京城後,便思考著該如何發展大明的工業化?
重工業是工業化的基礎,鋼鐵冶煉,礦產採掘冶煉,機械製造,蒸汽機,內燃機,造船業,電力、鐵路、化工原料、水泥製造、農業化肥等等,都屬於重工業,是發展工業化的基礎。
現在大明境內有工業基礎的城市並不多,除了京城,便是隻有之前的五個通商口岸上海、廣州、寧波、鹽城以及河北的天津這城市有一些工業基礎,但是大多都是西方國家的工廠,除了一些官辦企業外只有一少部分士紳階層設立的工廠。
比較內陸的城市,基本沒有什麼工業基礎。
朱來坎的工業佈局也只能是先從這幾個城市開始。
京城有鋼鐵冶煉廠,有火力發電廠,也有機械製造廠而且距離煤炭金屬的礦產採掘生產地也不遠,是朱來坎規劃中最重要的工業發展中心。
而且人口也不少,有著三百萬人口,和附近的省份基本都接壤,生產、銷售、原材料都有廣闊的空間。
其次便是上海,這裡本身地理位置極為優越,無論是內陸航運還是海運都極為便利,也有一定的工業基礎,這裡有鄭家建立的造船廠,還有官辦企業江南製造廠等等,這裡商業繁榮,非常活躍,也是朱來坎規劃的工業發展中心。
以京城和上海為中心,輻射到附近其他省份城市,帶動其他城市的工業化。
再規劃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沿岸經濟帶,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沿岸經濟帶,以天津為中心的沿岸經濟帶。
山西太原、山東濟南兩個中部高原重點煤炭金屬冶煉中心城市。
如此這樣一個以點帶線,再輻射全域性的發展工業格局。
由於土豪士紳這個有錢階層被清理了很多,剩下的一部分此刻都是風聲鶴唳,低調做人,所以工業發展基本上只能依靠政府辦理企業。
因此這一段時間,京城開始規劃工業發展基地,這個基地在京城東北方向三十公里處。
至於為什麼把工業基地設定在這裡,主要還是因為這裡距離長江近,有水源,發展工業需要大量用水,如果距離太遠也不合適。
還有一個這裡盛行東南季風,工廠的廢氣也不會對京城造成汙染。
像之前的鋼鐵冶煉廠,火力發電廠都是在這附近。
做好規劃後,朱來坎從系統中兌換了內燃機,蒸汽機,化肥,水泥等技術和生產裝置,在工業區內建廠。
再把在城中的機械製造廠也遷移到工業基地中。
有這一批產業聚集,以後會慢慢的發展成一個大型工業基礎地。
……
“參見陛下!”
一個四十來歲,有著幾分儒雅隨和氣質的中年男子在養心殿拜見朱來坎。
“詹卿,鐵路線路規劃如何?”朱來坎向儒雅隨和的中年男子問道。
中年男子名叫詹士城,交通部部長,也是朱來坎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頂級鐵路工程師,專門負責大明境內的鐵路修建,朱來坎也把他放到交通部部長的位置上,好方便其修建鐵路。
“陛下臣經過幾個月的考察,滬太鐵路線路已經規劃好,這是鐵路線路規劃圖,陛下請過目。”
中年男子詹士城從一疊厚厚的圖紙中取出一張圖紙給朱來坎。
朱來坎接過圖紙,圖紙上繪畫了一條線,線路的是太原,終點是上海,中間途經多座城市,山西大同,京城,江西贛州,南昌,浙江衢州,金華,杭州,湖州等地最後抵達上海。
“陛下這條線路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