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軒聽後,恍然大悟,連連稱讚道:“妙啊,妙啊!這才是迴歸了中醫藥材種植的正道。大山,你這不僅是找到了一條致富路,更是為中醫的復興找到了關鍵突破口啊!”

李大山謙遜地說:“林老過獎了,我也是摸索著來。現在既然決定和您一起為中醫發展努力,往後在藥材種植方面,還得多向您請教。”

林正軒哈哈笑道:“咱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有你這樣對中醫如此用心且有能力的年輕人,我相信咱們建立綠色藥材種植基地的計劃,一定能順利推進,中醫走向世界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兩人在電話中越聊越興奮,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他們深知,前方或許還有諸多困難,但李大山草藥的卓越品質,無疑為他們的中醫復興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林正軒激動得聲音都微微顫抖,緊緊盯著李大山,眼中滿是期待:“中藥常用的有四百二十種,《中藥大辭典》裡記載的更是多達三萬多種。大山,你覺得以咱們的能力,可以全類種植這些藥材麼?要是真能做到,那中醫必將迎來全面的復興啊!”

李大山微微皺眉,陷入短暫的沉思。他心裡清楚,這絕非易事。靠山村雖有發展潛力,但要種植如此繁多的藥材品種,面臨著諸多挑戰。氣候條件、土壤特性、種植技術……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考量。

然而,李大山眼中很快又燃起堅定的光芒,他抬頭看向林正軒,認真說道:“林老,這確實是個艱鉅的任務,但並非不可能。靠山村的自然條件不錯,適合多種藥材生長。我們可以先從常用的四百二十種入手,逐步摸索經驗,最佳化種植方法。至於那三萬多種,我們可以挑選一些珍稀且重要的品種,嘗試在合適的區域進行引種馴化。”

林正軒聽著李大山的規劃,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讚許:“大山,你考慮得很周全。從常用藥材開始,穩紮穩打,是個好辦法。而且,透過對珍稀品種的引種馴化,說不定能填補一些中藥種植領域的空白。”

李大山接著說道:“不過,這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支援。我們得邀請更多的專家,組建一個專業的團隊,對每一種藥材的生長習性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確保藥材的品質。”

林正軒一拍大腿,興奮地說:“沒錯!我在中醫界也算有些人脈,我可以聯絡一些植物學、中藥學方面的專家,邀請他們加入我們的團隊。資金方面,除了找投資者和申請政府扶持,我們還可以向一些中醫藥企業尋求合作,他們肯定也對高品質的藥材感興趣。”

李大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就太好了,林老。有您的人脈和經驗,再加上我們的決心,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我們可以先制定一個詳細的規劃,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好,事不宜遲,我們馬上行動!”林正軒站起身來,摩拳擦掌,彷彿已經看到了中醫復興的美好未來。

接著林正軒全身心地投入到籌備工作中。

他舉得應該四處奔走,聯絡專家、洽談合作、考察場地,為實現全類種植藥材的宏偉目標……

當李大山拒絕了林正軒邀請專家的提議,堅持自己就能搞定藥材種植時,林正軒先是一愣,隨後陷入了沉默。他仔細一想,覺得李大山確實有這個能力,畢竟那賣出十個億的二十畝高品質草藥就是李大山獨自種植出來的。回過神來後,林正軒心中滿是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李大山是如何做到的,便開口問道:“大山啊,我知道你有本事,可我還是很好奇,你到底是怎麼種出那麼高品質的草藥的?”

李大山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說道:“林老,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神秘的,主要是從幾個方面入手。”

還原古法種植:“我首先是儘量還原古代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