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慶第一時間就召集軍隊,企圖趁著魏軍尚未站穩腳跟,強行突圍。然而,九壁關外大多是戈壁地形,這正是鮮卑騎兵擅長作戰之地。

此外,臨陣軍已連續攻城近七日,士兵們身心疲憊,戰鬥力大減,根本無法與魏軍抗衡。在遭遇魏軍的猛烈攻擊後,臨陣軍不得不敗退回到九壁關的山谷之中。

回到山谷,攻守異形,臨陣軍打造的攻城器械,反而被魏軍用來攻打他們。符慶只能再次下令收縮兵力,全力防守第四第五個關口。

前後總共八天,老將們的擔憂終究成了現實。

\"該死的皇甫預!不是說他在秦州有眾多內應嗎?怎麼魏那滄元還能調集如此龐大的軍隊。\"聽到斥候報告的魏軍人數,符慶憤怒地拔出佩刀,狠狠地砍向桌案以發洩心中的怒火。

面對當前局勢,符慶別無選擇,只得據守在九壁關被攻克的關口內,並召集將領商議對策。

議事時,老將們雖對符慶不滿,但他們都是身經百戰之輩,深知此時應以大局為重,為了軍中士卒,他們還是一個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諸位且看,往西五十里就是泗水,魏國不興水軍。當集合全軍向西突圍,在那裡打造木筏從水路撤離。”老將胡回指著地圖上的泗水說道。

“如今近冬,泗水訊期已過。再者說,我等連民夫在內萬餘人,要造多少木筏才夠,魏軍豈會看著我們從容撤退?”不少將領表示反對。

“那依諸位所見,該如何行事呢?”符慶皺眉問道。

“我認為應當以一部兵力留守關口,做出死守待援的架勢吸引魏軍注意力,主力則趁機從山中突圍。”有將領提議道。

“不妥,魏軍若識破此計,強攻關口,封山鎖路,我軍豈不是要困死在山中?”另一名將領反駁道。

“不如派人向朝廷求援。”這話剛說出來就被否決了。

因為滄州除了防守的兵力,其他的都被派去雍州前線了,根本無力支援。至於黃沙關的駐軍,眾將也不抱希望,就八百餘人,就算來救又有何用。

“不如派使者向魏軍詐降,先穩住魏軍,再尋機突圍。”又有符慶的心腹將領提出建議。

“詐降?莫不是你真起了降心吧?”一老將陰陽怪氣道。

符慶的心腹平日裡仗著符慶的權勢,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哪裡能忍受這樣的話語,當即怒喝道:“去你孃的!賤狗,你是想找死嗎?”

那老將心中本來就憋著一股火氣,對符慶頗為不滿,此時更是毫不示弱地回罵道:“我從軍二十四年,歷經無數次戰鬥,積累下赫赫戰功,才得到如今的副尉職位。你算什麼東西,竟敢辱罵你阿耶?”

此言一出,眾將立刻分為兩派,彼此叫罵起來。原本在臨陣軍中,老將一系佔據多數,但經過這幾天的攻城戰,許多老將不幸陣亡,導致現在反而老將們成為了少數。

符慶最初的目的是要清洗這些軍中老將,但此刻他只希望能夠平安無事地撤離這個地方。於是,他大聲喊道:“夠了!”

隨著符慶的發話,他身後一個身披重甲的壯漢默默地向前邁了一步,面無表情地盯著眾將。

老將們都是從屍山血海中走過來的人,自然不會輕易被嚇到。然而,符慶的心腹們卻都沉默了下來,不再多言。

“將軍,後路被抄,前路不通。如今之計,當分兵數路散入山中。此地丘陵遍地,魏軍騎兵不能逞威。他能截我一路兩路,難不成還能將我全軍截住不成?”臨陣軍參事羅景結合了前面的討論,打破沉默建議道。

這個提議得到了絕大多數將領們的支援,他們紛紛表示贊同,並圍繞這個提議商討具體的撤退細節。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最終做出了以下決定:留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