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悼陵與另一名親衛見此情形,也想跟著楊玄一起走,但卻遭魏那冰阻攔。只見他隨手丟擲兩把長刀,厲聲道:“你們二人,隨我一同禦敵!”

然而,此時眾人皆未留意到,這名親衛也身著一襲白衣,只是其上已沾染點點猩紅血跡。

此刻,魏那冰身側僅有寥寥兩三隨從相伴左右,他們手持強弩,不斷向山林深處發射箭矢。面對這種情況,燭悼陵佯裝出傷勢沉重不堪之態,索性直接倒在原地,毫無起身應戰之意。

儘管鮮卑人數相對較少,但無一不是經過嚴格訓練、技藝精湛的精英之士。反觀山莊的莊兵們,非但未能突破對方的防線,甚至逐漸呈現出劣勢。

雙方在這道堅固的防線上展開激烈角逐,彼此都在苦苦支撐,等待對方率先崩潰。

連山莊的莊兵們折損過多,已有撐不住的趨勢,有些士卒開始往後退,後方的軍官毫不留情的對他們下了殺手。

正當雙方僵持不下之際,常生率領著一支由十餘名騎士組成的隊伍,如疾風驟雨般自山路上衝來。

魏那冰大驚失色,他扯著嗓子用鮮卑語高聲呼喊:“拿槍來!趕快豎槍!”聲音震耳欲聾,彷彿要穿透雲霄一般。

只見幾個鮮卑武士毫不猶豫地扔掉手中已經耗盡箭矢的弩機,在身前埋下數根長槍。

魏那冰口中高呼:“結陣!退!”其聲如雷,氣勢磅礴。

然而,此時的魏那冰卻未曾留意到一個重要情況——原本躺倒在地的燭悼陵還有他身旁的那個親衛,已經不在原地了。

衝鋒而來的常生自然不會愚蠢到直接衝向那槍陣。他靈活地駕馭著戰馬,巧妙地繞過前方的阻礙,首先選擇以弓箭進行遠端射擊。他率領著麾下的騎兵,對敵人兩側的防線發起猛烈攻擊。

本來就在人數上處於明顯下風的鮮卑人,此刻更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面對前後夾擊的局面,他們雖然倍感壓力,但並未驚慌失措地轉身逃跑。相反,這些戰士迅速集結成三五人的小組,緊密配合,一步步朝著魏那冰所在之處聚攏過去。

“二哥!大哥朝那個方向去了!”已經投身於激烈戰鬥中的燭悼陵眼尖地發現了這一情況,急忙衝著常生大聲喊道。

常生聽聞此言,當機立斷,毫不遲疑地率領著那支精銳騎兵隊伍,風馳電掣般向著燭悼陵指的方向疾馳而去。

被重重包圍的鮮卑武士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莊兵們則如同兇猛的野獸一般,雙眼通紅,不顧一切地朝著鮮卑人猛撲過去,瘋狂地擠壓著他們的生存空間。

楊玄緊緊跟隨著魏那韶君,在四名鮮卑武士的嚴密護衛下,沿著崎嶇的山路拼命狂奔。

當經過一處清澈的水潭時,或許是由於水潭周圍的道路太過溼滑,魏那韶君所騎乘的駿馬突然失去了平衡。伴隨著一聲驚恐的尖叫,魏那韶君和她的坐騎一同跌入了冰冷刺骨的水潭之中。

這口水潭看似不大,但深度卻超乎想象。魏那韶君在水中慌亂地掙扎著,顯然是個旱鴨子。她的呼救聲在寂靜的山林間迴盪。

幾名鮮卑武士見狀大驚失色,急忙勒住韁繩,跳下馬奮不顧身的躍入水中,試圖去營救陷入困境的魏那韶君。

看著他們身上的甲冑都沒脫就往下跳,楊玄只稍稍猶豫了一下,就打消了趁機逃跑的念頭。

那幾個鮮卑武士水性也不怎麼樣,又有甲冑在身,再加上魏那韶君的胡亂掙扎,情形變得更加嚴重了。四五個人在水裡亂成一團,有兩個體力不支的鮮卑武士已經有了下沉的趨勢。

楊玄也不著急,先把身上衣服脫了個精光,等著那幾個鮮卑武士先後都沉了底以後,才一個猛子扎進了水潭。

好不容易才將昏迷不醒的魏那韶君從水潭裡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