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敗了,敗的很慘。

三萬兵馬被漢軍打的只剩下不到一萬人,且大部分人都是帶傷。

漢軍損失了三千餘兵馬。

這是劉協出征來打的最傲人的一場勝利。

戰場上的將士們不斷的歡呼,趴在地上的匈奴人則是在地上顫抖。

劉協走在戰場之上,地上佈滿了匈奴人的屍體,跟在後面的魏忠賢和法正渾身打顫。

一旁的許褚滿臉鮮血的走了上來。

“陛下,匈奴人大概俘虜了有一萬人,如何處置,請陛下聖裁。”

法正聽到匈奴人有一萬人,生怕劉協一怒就都給斬殺。

邁過一具屍體後走到劉協身前道:“陛下,對待匈奴應該恩威並施,這樣才能彰顯天朝上國。”

劉協一眼就瞪了過去。

“狗屁的恩威並施,不管是匈奴人還是鮮卑人,只有朕的刀鋒夠利,他們才會臣服。

恩威並施,哼。”

“陛下,末將帶人把這些匈奴人都宰了。”

劉協的忠實執行者許褚提著刀就向外面走去。

劉協也改變了想法。

“等等。”

許褚回身返回。

“派一支千人隊,押送俘虜去洛陽,反正洛陽也要重建,這批匈奴人就去當奴隸,輕傷的帶回,重傷的就地斬殺。

修完了洛陽能活下來的就去種地,這輩子,他們別想活著回都草原。”

“領命。”

一旁的法正不敢在上前勸解,剛才劉協展露出來的王霸之氣讓他心驚膽戰。

“傳令趙雲,兵發鮮卑,所過之處,不服朝廷,盡數屠滅。

投降的鮮卑人作為二等騎兵。”

“臣,領命。”

相比匈奴人,鮮卑人也是很可恨的存在,可是在燕趙大地上的鮮卑有幾十萬人。

一些人口也偏向了漢族,三國時期也有很多鮮卑的漢化的將士為國作戰。

劉協也不是一味的殺戮,只要是不服王化,那就是殺到種族滅絕為止。

鮮卑人還有用,征服西面,北面還有利用價值。

整理好了軍備,一萬多大軍繼續向東,一路上鮮卑的部眾被屠滅的部落有很多。

對待鮮卑的政策和匈奴差不多,攻破部落後就是屠殺。

聚集起來的漢奴都被解救了出來。

一些膽小的鮮卑人選擇投降,劉協的隊伍在不斷的壯大。

當軍隊來到漁陽郡的時候,漢軍已經達到了兩萬人左右。

隊伍中以漢軍主力,解救的漢人奴隸,鮮卑人三種人為主。

這些投降的鮮卑人對待自己人更是狠辣,殺起來毫不手軟。

為此,劉協單獨將鮮卑人成立一支軍隊,專門讓他們在打完仗去處理鮮卑人的老幼。

仁慈,那是給弱者的名詞。

勝利者只有屠刀。

劉協從長安出兵後經過草原諸部,大小戰鬥數十場,斬殺的匈奴人和鮮卑人沒有十萬也有八萬人。

屠殺過後帶不走的東西一切都被焚燬。

看著遠處的大火,漢軍又剿滅了一個部落的駐地。

趙雲騎馬在劉協身後一個馬位

“陛下,再往南就是漁陽郡了,咱們是否南下?”

“子龍,公孫瓚完了,就算咱們過去幫他也打不回冀州去,你帶領一萬騎兵過去意思意思。

朕會率領其餘騎兵繼續南下。”

趙雲對劉協的這個意思意思很不能理解,上萬的大軍遠道而來,就是過來意思意思?

“陛下,末將率軍前去意思?那陛下您?”

趙雲兩連問,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