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兒。可還記得陳塘關的李叔叔?”

那童子正是姜子牙與馬氏的孩子。當初姜子牙離開陳塘關,轉投西岐之時。馬氏已經有孕在身。姜子牙便將妻子留在陳塘關,託李靖代為照顧。

到後來馬氏誕下一子,便依著姜子牙走前主意,取不忘求索仙道之意,為孩子取名為“問道”。馬氏和姜問道母子在陳塘關留居數載,知道姜子牙在西岐得遇姬昌,被聘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國丞相,李靖才讓蘇媚、李青璃和哪吒三人護送他們母子二人來西岐與姜子牙相會。當然,當初之所以讓雖未任丞相之名卻司掌丞相之權的蘇媚同來,自然還有另外的使命。

姜問道聽到“陳塘關”,眼前已經變得完全陌生的面孔與懵懂記憶中那個待自己很是親厚的“李叔叔”重合為一,臉上立時現出驚喜之色,撲過來抓住李靖的衣袖歡呼道:“真的是李叔叔!你怎麼這麼多年不來看道兒?”

李靖伸手撫著姜問道的頭頂笑道:“李叔叔這不是來了麼?”

姜問道歡喜不盡,拉著李靖的衣袖不肯放開,又不停地問起幾位嬸孃和哥哥姐姐的情形。

見兒子與李靖甚是親近,姜子牙先前萌生的一個念頭愈發堅定,他示意馬氏暫時將孩子帶到一旁,隨後對李靖道:“賢弟,愚兄聽武成王說你已收了他的幼子黃天祥為徒。大家都是朋友,你卻不可厚彼薄此,不如將犬子一併收歸門下如何?”

“道兄不是說笑罷?”李靖有些不敢相信。姜子牙與黃飛虎不同,雖然他本人修為不深,卻是堂堂闡教二代弟子的身份。他的兒子若要拜師,怎都該拜在那些已成就元神的闡教二代弟子門下。

姜子牙正色道:“愚兄絕非戲言。只要你答應收徒,日後會你那汴城時便將道兒帶回去。不過這孩子年歲尚幼,愚兄想著讓你嫂嫂同去照顧於他。”

李靖稍稍一愣,隨即便明白了姜子牙的用意:他此舉最重要的目的,應該還是讓妻兒遠離西岐這一方是非之地,以保得他們的安全。

“既然道兄看得起小弟,”他鄭重地給出了姜子牙一個承諾,“從今日起,道兒便是我李靖的第六弟子!”

姜子牙大喜,急忙叫馬氏帶著孩子過來拜師。

在父母的指點下,姜問道像模像樣地向李靖拜了幾拜,正式歸入李靖的門下。

等兒子拜完師後,馬氏忽地道:“兄弟,等你走的時候,只將道兒一個帶走就好,嫂子我便不再跟去了。”

“夫人你……”姜子牙大為驚訝,有些著急地還要說些什麼。

馬氏擺手道:“我老太婆沒什麼見識,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道理還是懂的。這些年我跟著你也享了不少尊榮,卻沒有在難中舍你而去的道理。”

姜子牙看著這自過門後常對自己諸般挑剔,平日又兇悍如虎令自己大受凌迫的老妻,心中大為感動,莫名其妙地想到當年聽李靖自誇家有賢妻時說的一句話:“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小說《封神大天王》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第二百零九章十陣之變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封神大天王》更多支援!

次日一早,姜子牙便命人徵召能更巧匠,在西門外搭建了一座蘆蓬,毛氈鋪地、懸彩結花,專候諸位同門到來。

蘆蓬建好之日,姜子牙請黃飛虎代掌城內事務,自己和李靖一道帶著眾門人弟子來蘆蓬內恭候。

不多時,闡教門下二代弟子相繼駕臨,依次是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太華山雲霄洞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