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三輛馬車從東、南、西三座城門同時進了城,車上裝的都是燈油,用陶製的油瓶子一瓶瓶的裝好,進出城門時拿的都是城內某家雜貨鋪進貨的路引。
守城的城門官檢查了一下路引,發現沒什麼問題,便放行了。
就見這三輛馬車進了城以後,便拐進了一條小巷子,駕車的車伕和一個夥計打扮的男子全都鑽進了車廂,將那些燈油的瓶塞拔開,然後將一匹棉布撕開,團成團,塞住油瓶子的瓶口。
把這些油瓶子都弄好了之後,他們又把馬車上遮風擋雨用的青油布給揭開,露出了車頂,這些事情都處理好了,那個夥計打扮的男子又從車廂裡拿出了一支火把,用火石點燃。
一切事情準備就緒,他衝那車伕使了個眼色,那車伕點點頭,坐到了車轅上,甩起馬鞭,把馬車從巷子裡趕了出去,而那夥計打扮的男子則站在馬車上,一手舉著火把,另一隻手拿著油瓶子,用火把將瓶口塞著的棉布給點燃,然後用力往路邊的一個鋪子裡丟去。
陶製的油瓶子砸到地上變成了碎片,裡邊的燈油淌了出來,被火點燃,鋪子裡頓時就起了火。
馬車好像瘋了一樣飛快地往前衝著,一個又一個著火的油瓶子從馬車上被扔了出來,道路兩邊的住家也好,店鋪也好,全都遭了秧。
三輛馬車一起行動,霎時就放了幾十處火。
遼城裡有巡城的差役,四個人一組,是縣衙裡派出來的,每天負責維護遼城的治安。
他們一看有人蓄意縱火,馬上撒腿就在後邊追這輛馬車。
眼瞅著,這三輛馬車離內城越來越近,駕車的車伕一聲吆喝,“撤!”
馬車上負責放火的那個人也不放火了,把火把往車廂裡一丟,飛身從馬車上跳了下去,駕車的車伕也是如此,狠狠地抽了拉車的馬匹幾鞭子,隨後騰身而起,落到地上,隨後也沒同負責放火的那個男子一起走,而是自行鑽進了一旁的巷子裡。
巡街的都是些普通的差役,用兩條腿追馬車本來就有些吃力,而這些放火的人全都身懷武功,輕功都很不錯,等差役們追到巷子口的時候,卻發現人已經蹤跡皆無。
差役們沒辦法,只好派人去縣衙和滅火隊送信。
遼城裡有專門的滅火隊,滅火隊用來滅火的是一種樣子很奇特的車子,車子上是一個裝水用的木桶,木桶上有把手,還有用油布做的長管子。
平日裡,木桶裡裝上水,如果是誰家著火了,滅火隊就會把滅火車推出來,壓動把手,長管子裡就會噴出水來,比用水桶和木盆提水滅火方便了許多。
而這種滅火車也是出自“聚寶商行”之手,“聚寶商行”淨賣這些稀奇古怪又實用的東西,也莫怪宣宸他娘賺錢賺得手軟。
與此同時,遼城縣衙門口的鳴冤鼓被人敲響。
太子聽到衙役的稟報,更換官府,升堂審案。
一旁三個師爺排排坐在下首的位置,人手一支毛筆,準備記錄案情。
不一會兒,衙役從外邊領進來一個哭哭啼啼的婦人,這婦人一身素槁,在她身後跟著一群普通鄉民打扮的男子,頭前四個抬著一副門板,門板上躺著一具身上蒙了一塊白布的屍體。
見到有人告狀,附近的百姓紛紛聚集過來,湧在儀門那裡看熱鬧。
這婦人來到堂上,便跪了下來。
太子沉眸打量了她一眼,沉聲問道:“堂下婦人,姓字名誰?家住哪裡?有何冤情?可有狀紙?”
那婦人在懷中取出一張狀紙,用雙手捧過頭頂,低聲道:“小婦人張王氏,乃是遼城城西張家村人士,狀告張家村村霸張大虎,因口角打死我家相公,求大人為小婦人申冤。”
百里塵和其他兩個師爺坐在一起,準備記錄案情的,見她拿出狀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