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生死問法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兒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想要把那些紛亂的思緒甩出腦海,然後深吸一口氣,重新將目光聚焦到眼前的文字之上。
他看到明代憨山大師在《夢遊集》裡寫道:“自古以來,人們選擇出家修行,其初衷皆是為了解決生死這等至關重要的大事。
就連佛祖降世,也是特意為此事而來加以開示罷了,並非在生死之事以外還存在著別樣的佛法,更不是在佛法之外還有獨立的生死概念。
要知道,一旦陷入迷惑,生死輪迴便由此開始;而若是能夠領悟真諦,那麼輪迴也就隨之停息......
正因如此,當年達摩祖師從西方遠道而來時,並不依靠文字來傳授佛法,而是專注於引導眾生去體悟自己的本心。
因為這顆本心乃是一切凡俗之人、聖賢之士以及十法界中的依報與正報的根本所在啊!
如果能夠完全領悟此心,那就堪稱至高無上的大聖者所行之大乘法門;若只是稍有領悟,則可歸入聲聞緣覺之二乘之列;倘若始終無法覺悟,那便是普普通通的凡人罷了。”
赤松和尚打從一開始,就毅然決然地以突破生死之間的對立關係,當作探尋生命奧秘的入門功夫和覺悟之道。
赤松一心渴望能夠獲得一種終極意義上的徹徹底底的解脫,進而真正融入到大乘菩薩道那高深玄妙的勝義諦境界之中。
四兒不禁再次將自己心目中那位以散人身份自居的隱士拿來和赤松作比較。這兩人竟有著諸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他們同樣都是因為早年不幸失去了父親,從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出家這條路。
然而,他們的目的卻並非僅僅是逃避塵世的紛擾,而是懷著對生死之謎深深的困惑和執著,不斷地追尋著答案。
彷彿只有透過這種方式,才能解開縈繞心頭多年的心結,找到生命真正的意義所在。
客人逐一離開,四兒靜靜地坐到窗前,凝視著窗外那片寧靜而深邃的夜空,思緒如潮水般洶湧澎湃。
他開始反思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那些生死瞬間,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回想起往昔,當生命處於生死邊緣之際,他竟然未曾深思過生死的真正意義所在。
那時的他,腦海中只生起了一個念頭——尚未完成的職責。這份使命感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引領著他勇往直前,毫不猶豫地面對生死抉擇。
然而,正是這一念未盡的職責,喚醒了他內心深處沉睡已久做人的本份意識。
從此,他不再迷茫,不再彷徨,而是堅定地踏上了一條直麵人生的道路。
這條道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深知,唯有勇敢前行,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在那宛如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之下,一場關於四兒人生軌跡的宏大變革悄然上演。
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劇本被徹底改寫,彷彿命運之輪開始了全新的轉動。
就在四兒身陷困境、焦頭爛額之際,一位陌路相逢的信佛之人猶如從天而降的救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成功地幫他化解了眼前迫在眉睫的危機。
而這一善舉,也成為了點燃四兒內心深處對於信仰探索之火的星星之火。
不僅如此,在他的周圍還出現了一些與他有著奇妙緣分的人。
這些有緣人紛紛向他講述起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靈性話題,令四兒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漸漸地,他踏上了一條追尋信仰真諦的漫漫征途,心中滿懷著對揭示靈性實相本真的強烈渴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四兒參與放生活動之時,上帝竟為他短暫地開啟了一扇通往靈性世界的神奇視窗——那超凡脫俗的靈性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