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蜀地出英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節:
大唐劍南道綿州昌隆縣青蓮鄉,公元 701 年,李白誕生在一個富裕且有文化底蘊的家庭。
李白自幼聰慧,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在父親的書房中,常常沉浸於古籍經典,那些古老的文字彷彿有著神秘的魔力,吸引著他不斷探索。
蜀地的山水秀麗多姿,李白時常跟隨父親出遊。青山綠水之間,他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一次,在山間遊玩時,忽遇一場急雨,李白看到雨水順著山岩流淌,匯聚成小溪,奔騰而下,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脫口吟出:“山雨落川流,奔騰向遠方。”父親聽聞,驚喜不已,深知兒子有著非凡的才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白開始接受系統的教育。他不僅熟讀儒家經典,對道家、縱橫家的學說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堂裡,他常常提出獨到的見解,讓先生們刮目相看。
然而,李白的性格豪放不羈,不願受傳統禮教的束縛。他喜歡結交朋友,與小夥伴們在山林間嬉戲玩耍,時而模仿俠客,仗劍而行;時而吟詩作對,抒發豪情。
有一天,李白偶然聽到一位老者講述蜀地的歷史傳說,其中英雄豪傑的故事讓他熱血沸騰。他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像那些英雄一樣,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第二節:仗劍出川
時光荏苒,李白已長成一位翩翩少年。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
懷著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李白決定離開蜀地,遊歷天下。他背起行囊,手持長劍,踏上了征程。
出川的道路崎嶇難行,但李白的腳步堅定而有力。他沿著長江一路東行,路過三峽時,被那雄偉壯麗的景色所震撼。兩岸高山對峙,江水奔騰咆哮,李白站在船頭,高聲吟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沿途,李白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飲酒作樂,暢談人生理想。在襄陽,他與孟浩然相遇,兩人一見如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孟浩然的儒雅和才情讓李白十分欽佩,而李白的豪放和灑脫也讓孟浩然讚歎不已。
離開襄陽後,李白繼續前行,來到了金陵。金陵的繁華讓他眼花繚亂,秦淮河畔的歌樓酒肆,夫子廟前的熱鬧集市,都讓他感受到了大唐的昌盛。然而,在這繁華背後,李白也看到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和百姓的疾苦,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憂國憂民之情。
第三節:長安求仕
李白聽聞長安乃大唐的政治中心,是無數文人墨客夢寐以求的地方,他決定前往長安,尋求施展才華的機會。
初到長安,李白被這座宏偉的城市所震撼。大街小巷,車水馬龍;宮殿樓閣,金碧輝煌。他滿懷希望地拜訪達官貴人,呈上自己的詩作,希望能得到舉薦。
然而,官場的黑暗和複雜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那些權貴們大多隻看重門第和關係,對李白這樣出身平凡的文人不屑一顧。儘管李白的詩作才華橫溢,但他卻四處碰壁,遭受了不少冷嘲熱諷。
在長安的日子裡,李白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住在簡陋的客棧裡,常常食不果腹。但他並沒有放棄,依然堅持每天拜訪權貴,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得到賞識。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白在酒肆中結識了賀知章。賀知章對李白的詩作大為讚賞,稱他為“謫仙人”。在賀知章的舉薦下,李白終於有機會見到了唐玄宗。
唐玄宗被李白的才華所折服,任命他為翰林供奉。李白以為自己終於迎來了施展抱負的機會,然而,他很快發現,自己不過是皇帝身邊的一個文學侍從,無法參與國家大事。
第四節:力士脫靴 貴妃研磨
在翰林院的日子裡,李白雖然備受皇帝的寵愛,但他的內心卻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