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波米再次來到。

這次他帶來了克倫民族聯盟的意見。

意見是:

一、雙方停止敵對行為;互不追究之前雙方衝突的責任;

二、撣邦革命軍歸還繳獲的克倫獨立軍的武器;

三、撣邦革命軍不得再幹涉克倫獨立軍的貨物流通;

四、克倫獨立軍承認撣邦革命軍佔領妙瓦底的事實,並對撣邦革命軍在其轄區徵糧收稅不予干涉;

五、克倫獨立軍在妙瓦底設立聯絡點,撣邦革命軍應給予配合。

波米坦率地說,克倫民族聯盟內部對上述意見爭議很大,主要是第四條承認撣邦革命軍佔領妙瓦底。

克倫民族聯盟沒有放棄追求克倫邦獨立的目標。

接受撣邦革命軍佔領妙瓦底是迫不得已。

他們深知這會給以後的獨立帶來後患,但現在也不得不接受。

就像歷史上,彭家聲不得不接受緬甸政府在果敢駐軍,留下隱患,最終導致八八事件的發生。

趙治進分析克倫民族聯盟的這幾條意見,覺得沒有違背朱江提出的談判原則,就全部同意了。

實際上,301旅的官兵,對與克倫獨立軍達成協議,內心也是不滿的,畢竟兩次行動中,撣邦革命軍有人犧牲,現在把繳獲的武器又白白還給人家,一時想不通,也情有可原。

但部隊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從大局出發,經過各級軍官的思想工作,士兵們慢慢也就理解了。

然後,撣邦革命軍和克倫獨立軍,在妙瓦底形成了默契。

撣邦革命軍向克倫族民眾徵糧收稅,克倫獨立軍在緬泰邊境走私煙土和軍火,雙方都予以預設。

301旅就像一顆釘子深深地扎入了緬甸東南部。

總部這邊。

朱江正在為如何使用出售翡翠原石得到的鉅款而操心。

原來是準備購買飛機的,但後來發現建設一支可以作戰隊的空軍部隊,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任務。

歷史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創造的奇蹟,不能指望在緬甸能夠重現,而且志願軍最開始的時候還得到了蘇聯空軍的支援。

既然暫時不用購買飛機,朱江決定將這筆鉅款用來加強軍備。

一是加強火力,給每個旅都增設一個炮兵營,配備榴彈炮二十門,無坐力炮三十門,加農榴彈炮十門,並配備相應的車輛。儘管是山地作戰,火炮的作用還是很大,火炮在戰爭中殺敵遠遠多於各種槍支。

朱江和泰國方面聯絡,採購的武器到貨之後,一部分直接從眉索發往對岸的妙瓦底,交付給趙治進的301旅。

再就是每個旅設立一個坦克連,每個連十輛坦克。

二是加強通訊能力,將大功率電臺配備到連級。小功率電臺配到排級。

三是大量採購軍車,每個營配備一輛吉普車,兩輛運兵車,若干小型軍車。

四是設立總部直屬工程兵團。既然大量配備車輛,就需要道路通行,工程兵團主要用於戰時,但平時也開始嘗試修路架橋。

朝鮮戰爭期間,志願軍深深地體會了美軍工程兵的強大和作用。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陸戰一師,在撤退過程中,只有透過水門橋,才能大規模撤走運兵車和重灌備,一旦水門橋被炸燬,陸戰一師將會全家覆滅。

但美國的工程兵,在水門橋被兩次炸燬的情況下,硬是幾次將橋修復,使得陸戰一師得以撤離。

因此有人說,美軍的工程裝置比飛機大炮還重要。

有鑑於此,朱江大量採購挖掘機、推土機、起重機、壓路機、拖拉機等工程裝置,這裡的拖拉機不是後來用於農業生產的那種,而是更類似裝甲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