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接管景棟、大其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國軍打下景棟和大其力交給朱江,這種把戲實際上非常拙劣,但歷史上很多大事件,都是以非常拙劣的藉口發起的,譬如說日本人以士兵失蹤為藉口發動盧溝橋事變,美國人以一袋洗衣粉為藉口侵略伊拉克。後世果敢同盟軍打下緬甸政府軍控制的戶板後轉交給佤邦,也是一個模式。
也就是說,再不要臉的人,也要講究師出有名。
現在撣邦就剩下東枝沒有拿下,以朱江現在的實力,拿下東枝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但就是師出無名。當然,還有個臘戍城,但臘戍城現在和拿下也沒有多大區別。
朱江還不想破壞這個世界的潛規則。
但還能不能借國軍的身份拿下東枝,朱江有些猶豫。
畢竟這第二次國軍撤軍,緬甸政府雖然沒有參與,但動靜這麼大,肯定是知情的,國際上都有報道。
不過,奪取東枝,也不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消化剛剛拿下的兩個城市,大其力和景棟。
這是朱江的部隊第一次控制城市,如何管理是擺在面前的大事。
從山區走向城市,是部隊發展壯大之後的必經之路。
不僅僅是兩個城市,整個撣邦以後的治理問題,都馬上要提上日程了。
但現在緊要的是解決兩個城市的治理。
朱江把陳明禮從孟薩叫過來,和馬奎、趙治進、朱老三等人開會。
關於景棟和大其力的管理,經過討論,決定,革命軍總部由孟薩搬到景棟,朱老三的特務擔任總部的警衛和景棟城的治安管理,陳明禮暫時兼任景棟城的行政管理,馬奎暫時兼任大其力的行政管理,總之現在各地都是軍政一體。
地方的管理 ,現在也很簡單,就是收點稅,再就是維持治安。
教育,司法,醫療,工業,金融,這些現代社會必備的東西,在這裡都是不存在的。
至於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都是極其原始的狀態。
實際上,撣邦高原的很多地區,幾十年之後,都還是這種狀態。
朱江覺得要達到自己的目標,還任重道遠。
新加入的五百國軍士兵,分別編入馬奎和趙治進的部隊。
會議還決定,趙治進的部隊,暫時駐紮在孟薩,但從現在起,開始做好進攻東枝的準備,部隊應該逐漸向西行動,控制薩爾溫江的主要渡口,並在渡口邊建立定居點,一旦時機出現,立即西渡薩爾溫江,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東枝,完成解放整個撣邦的歷史使命。
是的,會議使用瞭解放這個詞,意思是要把撣邦人民從大緬族主義的壓迫和原始落後的土司制度下解放出來。
這個詞的提出,也意味著明確了撣邦革命軍現在的目標和任務。
會議結束後,趙治進帶著隊伍向孟薩進軍,朱江和陳明禮帶著朱老三的特務連前往景棟。
到達景棟,朱江和陳明禮進駐原政府軍東部軍區總部。
第二天,革命軍在景棟城釋出安民告示,告示用漢、傣和緬三種語言寫成,內容是撣邦革命軍接管景棟城,暫時設立景棟軍政委員會,代行政府權力,其他一切照舊,望市民安心。
等初步安頓下來,朱江帶著朱老三專程拜訪吳廷安。
吳廷安已經知道朱江現在的身份,沒想到朱江還來拜訪他,不僅喜出望外,同時又有點惶恐不安。
以前雙方是生意夥伴關係,沒想到現在朱江已經是一方之主,吳廷安成了朱江治下的小老百姓。
在權力面前,再富的人也不過是小民。
吳廷安把朱江請到裡面的院子。
“吳老闆,我今天來 ,是向你瞭解一些情況,並向你請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