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決戰國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國軍代表離開後,朱江和馬奎趙治進分析國軍可能的動向。
大家一致認為,國軍不會輕易被朱江剛才的話嚇到,放棄去臺的國軍,本身就已經下決心在緬北的叢林堅守,那邊給他們的命令是“苦撐待變”,既然這樣,他們就不會輕易放棄。
再加上國軍在緬甸這些年,軍事上戰無不勝,信心暴漲,在朱江還沒有展現實力之前,國軍不會主動示弱。
經過分析,大家認為,革命軍和國軍之間的戰鬥,已經不可避免。
朱江再次召開部隊連級以上幹部會議。
“同志們,”朱江使用了同志這個稱呼,而且做了解釋,“志同道合之人即是同志,我們今天是因為共同的志向才在一起。我們的共同志向是什麼?那就是爭取撣邦的民族獨立自主,為了撣邦的和平發展,為了撣邦人民的幸福。我們自己也是撣邦的一員,撣邦是我們自己的家園,我們的革命事業,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現在,我們即將面臨和國軍之間的戰鬥。我們為什麼要和國軍作戰?我們要讓戰士們明白,我們不是替緬甸政府軍作戰,我們是為自己而戰,為了保護我們的領土而戰。打敗了國軍,我們就是撣邦這塊土地上的主人,而我們如果失敗了,恐怕在撣邦都無法立足。
既然要打,就一定要打贏。戰鬥一打響,就是你死我活的時候,再就沒有什麼戰友同胞什麼的,只有敵人。
同志們,做好戰鬥準備吧。”
當天晚上 ,朱江即命令部隊進入戰爭狀態。
國軍進入緬甸對付政府軍,也把從共軍那裡學到的戰士用到戰場上,效果極佳。像什麼穿插埋伏,集中優勢兵力形成區域性人數優勢,夜襲等等,現在朱江的人在孟帕亞堅守,主要防止國軍的夜襲。
但晚上沒有等到敵人的襲擊。
第二天早上,朱江命令偵察兵出去偵察。同時命令馬奎和趙治進的人各自防守一個方向。
偵察兵回來報告,孟帕亞西面和北面的國軍都已經彙集在東邊,既沒有進攻的動向,也沒有撤退的跡象,但似乎正在等待援兵,但附近暫時也沒有看到有援軍的動靜。
如果是這樣,也是正常的。朱江帶著趙治進的301旅趕到後,人數已經超過對面國軍的人數,國軍不敢輕舉妄動。
據朱江瞭解,剩下的這批國軍,不比李密時代的金三角國軍,從一開始內部就不團結,從來沒有形成合力來對抗緬甸政府軍,只是緬軍太弱,後來請求鄰國出兵 ,才把國軍趕出緬甸。
如果對面的第五軍請求支援,一定是他們的第三軍。
段希文的第五軍和李文煥的第三軍,不服雲南反攻志願軍柳元麟的指揮,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61年撤離時,第五軍和第三軍也沒有隨著撤離,而是選擇繼續留在金三角,最終在泰國北部立足。
如果讓兩軍會合,則人數恐怕不少於朱江的部隊。
朱江決定主動出擊,趁敵人的援軍尚未趕到,對敵人形成合圍。
於是朱江命令馬奎和趙治進,分頭對對面的敵人進行包圍。
孟帕亞是緬甸叢林中的一個小平原,國軍的人就在孟帕亞東面的叢林裡面。
國軍應該是做好兩手準備,一旦進攻不利,就往東邊撤退,隨時可以渡過湄公河進入寮國境內。
之前,國軍和緬甸政府軍就是這樣玩的,政府軍勢力大,國軍就躲進叢林甚至逃到寮國,政府軍總不能越境追擊,只好放棄追擊。政府軍的人一撤走,國軍又過來,如果遇到政府軍的人不多,國軍就主動進攻。緬甸政府軍根本拿國軍沒有辦法。
這種貓捉老鼠的遊戲,誰都頭疼。
朱江不想玩這樣的遊戲。
既然國軍沒有接受自己的建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