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年學生們群情激憤,正跟綠營兵丁推推攘攘,不讓他們帶走義學裡的十多位夫子,而夫子們則竭力安撫著學生。
這些夫子多出身英華科舉的師範科,以教書育人為畢生功業,更毅然置身敵境,就為踐行南北一家皆華夏的信念。與國中其他人相比,雖還是一身酸氣,可大難臨頭時,一腔熱血竟也不輸紅衣。
被夫子的慷慨和學生的激憤震懾,帶隊參將越來越心虛,當山長再嚴正告誡,讓他注意英華北伐檄文所列不容赦之罪行時,參將額頭冒汗地道:“小人升任參將時,被逼入了漢軍綠旗,聽聞天朝不赦旗人,小人便是想立功,也怕……”
這意思山長清楚,如今滿清中層以上軍政官員再無一個漢人,之前便是漢人,都被動主動地入了漢軍綠旗,當年光緒皇帝弘時所行的這項政策,因為肇始者吳襄還好端端身居高位,歷乾隆、嘉慶和道光三帝,也成為滿人籠絡漢人jīng英的重要手段,更是“棟樑論”政策最關鍵的外在體現。
現在英華北伐,如何處置滿人旗人的政策一直沒出籠。就只有民間輿論四處橫行,佔主流的還是激進派的政策,要滿清文武官員將功贖罪。毅然南投的心理門檻太高。
山長想拍胸脯,保這參將護人一功,卻感自己人微言輕。無力在這種事上打保票,又讀書人心xìng發作,覺得難以保證之事就不該隨意允諾,頓覺內心煎熬不已,轉而埋怨起皇帝和朝堂,乃至之前被解散的兩院,為什麼沒能儘早出**處置滿人令。
參將很是遺憾,正要招呼部下押人走。一人忽然從圍觀人群中擠出來,朗聲道:“只要你護住這裡,不涉之後的兵戈之事,我保你,保你部下中的旗人不但無罪,還能論功!”
這人作僧人打扮,可看頭上的禿瓢全無青茬。顯是剛剃的,而整個人氣宇軒昂,更非rìrì所見的清人。
參將拱手道:“這位是……”
那和尚道:“本人乃大英通事館駐清太原領事館武事參贊,恆東駿!”
正主來了!
參將心中一聲高叫,徑直屈膝跪拜道:“請恆參贊教我!”
真能有將功贖罪的出路。鬼才跟著那穆赫德一條路走到黑呢!
參將跪在地上,一顆心卻飄到了雲上,總算能有出路了!別看眼下太原府乃至周邊,官民一片眾志成城抗南蠻的景象,可那不過是英華始終沒出**滿人處置令的原因。清算滿人旗人的民間輿論,以及河東道拔除晉商豪強之事,都推著軍政官員和紳商豪強不得不抱住大清這根朽木,繼續隨波逐流,現在有大英官員出面擔保,參將自覺已是無比幸運。
聽得恆東駿一番交代,不立旗號不站隊,就只以陽奉yīn違之策,護住這一片英華產業,保護英華民人安全,參將不迭應道:“但聽參贊吩咐!”
恆東駿向山長、夫子以及一旁也被押來的天廟眾人拱手道:“我們領事館的職責就是守護國人,恆某來得太慢,讓諸位受驚了。”
眾人欣慰異常,同時長拜,烈火見真金,大英官府是為誰辦事,大英一國是誰的國,今rì真有了切身體會。領事館本就被圍了,他們都沒指望過國中官員伸手,沒想到這恆參贊不惜冒險,扮成和尚出了城。
恆東駿回到城中左所街領事館附近時,已是層層綠旗兵圍困,本還要找人間接聯絡館中同僚,綠旗兵裡有軍官見了他的光頭,舉手喊道:“是恆參贊麼?王領事正在館中相候,囑小人等招呼一聲……”
嘿,聽這意思,領事連綠旗兵也招撫了?可這後門是不是開得太大了?
恆東駿進了館中,向太原領事王資說起自己的擔憂,王資道:“韃清山西布政使尹繼善跟我搭上了線……倒不是為他自己,而是借赦免太原旗人眷屬之名,獻上一大功,為滿人一族埋點人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