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皇宮以後,張嫣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的寢宮,立刻著手盤點自己手頭的錢財。她坐在桌前,翻開一本本賬本,仔細地計算著。

前段時間,她確實透過生意掙了四千多兩銀子,這原本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然而,宮中的各項開銷如同流水一般,吃穿用度樣樣都需要花錢。再加上作坊裡工人們的辛勤勞作,工資也得按時發放。一番核算下來,手中僅剩下三千兩銀子。

張嫣眉頭緊鎖,愁容滿面,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她深知這區區三千兩銀子,距離購買那塊理想的建廠土地所需的五千兩,相差甚遠。她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心想:“這可如何是好?難道好不容易看中的土地就要這樣放棄嗎?”

就在張嫣一籌莫展之際,朱棣得知了她的困境。朱棣坐在御書房中,聽著太監彙報張嫣的情況,心中暗自思忖:“這女子有如此抱負,實乃難得,朕應當助她一臂之力。”於是,他吩咐身邊的太監:“去庫房支取一千兩銀子,給太子妃送去。”

太監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從庫房中取出一千兩銀子,裝在一個精緻的木箱中,送往張嫣的寢宮。

張嫣收到朱棣送來的銀子,心中滿是感激,但憂愁仍未完全消散,畢竟資金還有缺口。

徐皇后也聽聞了此事,她心疼張嫣的為難,便將自己的私房錢拿了出來。徐皇后在自己的宮中,開啟一個雕花的檀木箱子,裡面是她多年積攢的首飾和金銀財寶。她精心挑選了一些貴重的首飾,讓宮女拿去變賣,又從自己的月例銀子中節省出一部分,總共湊了一千五百兩銀子。

徐皇后親自帶著銀子來到張嫣的寢宮,拉著張嫣的手說道:“嫣兒,莫要著急,本宮也略盡綿薄之力,助你達成心願。”張嫣感動得熱淚盈眶,連忙跪地謝恩。

有了朱棣和徐皇后的資助,張嫣心中燃起了希望。她趕忙叫來小吳公公,一起重新盤點計算現有的資金。

小吳公公拿著算盤,坐在桌前,張嫣則將銀子一包包地放在桌上。

小吳公公說道:“娘娘,咱們先算一算皇上賞賜的這一千兩。”說著,他的手指在算盤上快速撥動,發出清脆的聲響。“一千兩,記上。”

接著,張嫣將徐皇后送來的銀子推到小吳公公面前,說道:“這是皇后娘娘的心意,一共一千五百兩。”

小吳公公再次撥動算盤,口中唸唸有詞:“一千五百兩,加上之前咱們的三千兩,總共是五千五百兩。”

張嫣聽著小吳公公的計算,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說道:“這麼算來,購買土地和蓋工房的錢應該是足夠了。”

小吳公公卻謹慎地說道:“娘娘,雖說錢是差不多了,但咱們還得預留一些以防萬一。比如建造工房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需要額外的費用來解決。還有購買原材料、聘請工匠等等,都需要花錢。”

張嫣點了點頭,說道:“小吳公公所言極是,那咱們再仔細規劃規劃,務必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

於是,兩人又開始重新計算各項可能的開支。小吳公公一邊撥動算盤,一邊說道:“娘娘,若要建造堅固耐用的工房,估計得花費一千五百兩左右。購買優質的原材料,至少也得五百兩。聘請熟練的工匠,工錢大概要八百兩。”

張嫣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經過一番詳細的計算和討論,他們最終確定了一個較為合理的預算方案。

張嫣長舒了一口氣,說道:“總算是有了個眉目,接下來就可以著手準備購買土地和建廠的事宜了。”

小吳公公也笑著說道:“娘娘洪福齊天,此次定能順利建成工坊,為大明造福。”

張嫣望著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

第二天,天色剛亮,小吳公公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