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土豆和種辣椒的忙碌日子告一段落後,小吳公公興沖沖地前來向張嫣稟報:“娘娘,鋪面已經裝修好了。”

張嫣聽聞,立刻動身前往檢視。一到鋪面,她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鋪面裝修得精緻而實用,展示區寬敞明亮,貨架擺放整齊有序,儲存區也佈置得合理便捷。

張嫣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小吳公公,這鋪面裝修得確實不錯,你費心了。”

小吳公公趕忙躬身說道:“娘娘滿意就好,這都是奴才應該做的。除了布莊的掌櫃,奴才還請了兩個店小二和兩位姑娘。其中一位是小梅的妹妹,另一位是小梅妹妹的表妹。”

張嫣略作思考,說道:“嗯,還行。五個人的話,這布莊也能開起來了。”

小吳公公接著說道:“娘娘,這布莊還沒起名呢。”

張嫣沉吟片刻,說道:“那就起百姓布莊吧。”

小吳公公在嘴裡輕聲唸叨著:“百姓布莊,嗯,挺好的,那就百姓布莊吧。”說完,小吳公公不敢耽擱,趕忙去定做牌匾。

第三天,小吳公公和李嬤嬤、小梅陪著張嫣一同前往廠子。

廠子裡面一片繁忙景象,新蓋好的工房整齊排列,工人們在其中穿梭忙碌。織布機已經安置了五十臺,散發著嶄新的光澤。

小吳公公向張嫣彙報:“娘娘,招的男工已經招到了,只是女工不太好招。很多人家捨不得讓女娃出來幹活,所以多半找來的是婦女和四五十歲的老婦人。”

張嫣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小吳公公,這倒也無妨。不管是年輕女子還是年長些的,只要她們能織布,能為布莊出一份力,便是好的。”

小吳公公鬆了一口氣,說道:“娘娘如此寬宏大量,奴才佩服。其實這些婦女和老婦人,雖說年紀大些,但不少都有織布的經驗,手藝也不差。”

張嫣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他們的工資是怎麼發的?”

小吳公公笑著解釋道:“娘娘,奴才安排的是,一般的都是由幾位退伍的老兵在管理發放。他們做事認真負責,有規矩,奴才也能輕鬆不少。”

張嫣笑了笑,說道:“如此甚好。這些老兵經歷過戰火,想必做事穩重可靠。只是也要叮囑他們,發放工資時務必公平公正,不可虧待了工人。”

小吳公公連忙應道:“娘娘放心,奴才一定交代清楚。”

張嫣接著在廠子裡四處檢視,不時與工人們交談幾句,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工作情況。

“大姐,您這織布的手藝是跟誰學的呀?”張嫣親切地問一位正在操作織布機的婦女。

婦女停下手中的活計,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話,俺這手藝是俺娘教的,從小就跟著學,熟著呢。”

張嫣微笑著說:“那敢情好,以後在這好好幹,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婦女連連點頭:“多謝娘娘關心,俺一定盡心盡力。”

張嫣又走到一位老婦人身邊,看著她熟練的動作,說道:“大娘,您這手法可真熟練,想必年輕時就是織布的一把好手。”

老婦人樂呵呵地說道:“娘娘過獎了,老身也就這點本事,能在這有份活幹,心裡踏實。”

張嫣看著工人們充滿幹勁的樣子,心中滿是欣慰。她深知,這些工人是布莊發展的基礎,只有讓他們安心工作,布莊才能蒸蒸日上。

在離開廠子之前,張嫣再次叮囑小吳公公:“小吳公公,這廠子剛剛起步,萬事開頭難。你要多費心,管理上不可有絲毫馬虎。有什麼問題及時向我彙報。”

小吳公公鄭重其事地說道:“娘娘放心,奴才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娘娘的期望。”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