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創新的抉擇與實踐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面對眾多現代攪拌機的原理和設計時,張嫣陷入了深深的權衡與思考之中。她深知,要在當下的條件下實現技術的飛躍,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可行且有效的方案。
經過一番仔細的分析和比較,張嫣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那種相對簡單的鐵皮滾筒式攪拌機上。她清晰地認識到,其他更為複雜和先進的攪拌機設計,雖然在效能和效率上或許有著顯著的優勢,但以目前的工藝水平和資源狀況,要將其製造出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這種滾筒式的攪拌機,其結構相對簡潔明瞭。底部配有齒龍,能夠有效地帶動物料進行攪拌,而且所需的關鍵部件如軸承,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並非無法攻克的難題。畢竟,馬車上已經在使用軸承,這為製造攪拌機所需的軸承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和經驗借鑑。
“這種滾筒式攪拌機,或許是我們目前最有可能成功實現的選擇。”張嫣在心中默默地對自己說道。
下定決心後,張嫣決定不再猶豫,立刻行動起來。她深知時間的緊迫和任務的艱鉅,早一天製造出高效的攪拌機,就能早一天提升水泥混凝土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於是,張嫣迅速召集了工部的官員以及眾多技藝精湛的鐵匠等工匠。在一個寬敞的工坊內,眾人齊聚一堂,目光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張嫣站在眾人面前,神情嚴肅而專注。她深吸一口氣,開始向大家詳細地介紹她所選定的滾筒式攪拌機的設計理念和結構特點。
“諸位,經過深思熟慮,我認為這種鐵皮滾筒式攪拌機是我們當前的最佳選擇。”張嫣一邊說著,一邊用手中的木棍在一塊巨大的畫板上勾勒出攪拌機的大致形狀。
“大家請看,這個攪拌機主要由一個滾筒構成,筒身採用堅固的鐵皮打造。而在滾筒的底部,安裝有齒龍裝置。這齒龍將由動力系統驅動,帶動滾筒旋轉,從而實現對內部物料的攪拌。”張嫣的聲音清晰而有力,確保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聽得明白。
工匠們紛紛湊上前,仔細觀察著畫板上的設計圖,不時交頭接耳,低聲討論著。
一位工部官員提出疑問:“娘娘,這滾筒的尺寸和厚度該如何確定,才能保證其強度和攪拌效果呢?”
張嫣點了點頭,回答道:“這需要我們根據實際的攪拌需求和材料的承受能力進行精確計算。初步設想,滾筒的直徑不宜過大,以免增加製造難度和動力消耗;厚度則要足夠承受攪拌過程中的壓力和磨損。”
接著,一位鐵匠問道:“那這齒龍的形狀和材質又該如何選擇?”
張嫣思考片刻後說道:“齒龍的形狀應設計成能夠有效抓取和推動物料的形狀,材質則要選用耐磨且堅韌的鋼鐵。我們可以先製作出幾個不同的樣品進行試驗,從中選出最優的方案。”
隨後,張嫣又著重強調了軸承的重要性:“軸承是確保滾筒能夠順暢旋轉的關鍵部件。我們要借鑑馬車上軸承的製造經驗,但也要根據攪拌機的工作負荷和轉速要求進行改進和最佳化。”
在張嫣詳細而耐心的講解下,工匠們逐漸對這個新的設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他們的眼中閃爍著興奮和躍躍欲試的光芒。
“娘娘放心,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按照您的設計製造出這臺攪拌機。”一位年長的工匠代表眾人表態道。
張嫣微笑著點了點頭:“好,我相信大家的能力。但在製造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質量和精度,每一個部件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和測試。”
說罷,張嫣將她從“手機”中獲取的關於滾筒式攪拌機的更多詳細資料和圖片展示給大家。這些珍貴的資訊為工匠們提供了直觀的參考,讓他們對即將面臨的挑戰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工匠們圍攏過來,仔細觀察著這些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