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溫暖的陽光輕柔地灑在宮廷的琉璃瓦上,璀璨的光芒如夢幻般折射開來。張嫣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腳步匆匆地前往了工部。

踏入工部的院子,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匠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有的在精心打造著爐子,火星四濺;有的在專注除錯著織布機,神情專注。

張嫣將王大人叫進了工部的大堂,她的眼神中滿是急切與興奮,迫不及待地將昨晚精心繪製的腳踏車圖紙遞到王大人面前。

王大人接過圖紙,仔細端詳起來,眉頭微皺,疑惑地說道:“娘娘,您畫的這是何物呀?這些零部件,像齒輪之類的,臣倒是能看懂,可其他的部分,著實令人費解。咦,這怎麼是兩個輪子,還有個踏板?”

張嫣微笑著解釋道:“王大人,這是我自行構思發明的人力踏板車。若能成功製造出來,人騎在上面,用雙腳蹬踏,便能前行,無需再依賴馬或者牛拉車。”

王大人眼睛一亮,隨即又擔憂地說道:“嗯,這輪子若用金屬打造,比如鐵,那重量必然不輕。若要用好一點的鋼材,同樣也很重啊,人踩踏起來,恐怕頗為費力。”

張嫣思索片刻後說道:“王大人,那用木頭輪子可否一試?”

王大人摸著下巴,沉吟道:“用木頭輪子倒是可以嘗試,只是這堅固程度和耐用性還需考量。”

這時,王大人的目光落在了圖紙上輪子的一圈黑色圖案上,不解地問道:“娘娘,這輪子上一圈黑黑的是啥東西?”

張嫣心中一驚,暗自懊悔自己怎麼不小心把輪胎畫了上去,連忙說道:“哦,這是我隨便畫的。”她心裡想著,古代可沒有橡膠製作輪胎的技術和概念,自己真是疏忽了。

王大人拿著圖紙,與工部的幾位教匠一同圍攏過來,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張嫣也趁機拿出了她珍藏的《天工開物》,快速地翻閱起來,希望能從中找到更多的靈感和啟發。

突然,她的目光被書中的一幅插圖吸引住了,不禁驚喜地叫出聲來:“咦,這《天工開物》上有一個鏈條,是水利車上齒輪與齒輪之間所用的。哎呀,這可不就是腳踏車上的鏈條嘛!”

張嫣興奮得滿臉通紅,心中感慨萬分:“外國人呀,偷走了好多東西,沒想到這腳踏車上的鏈條,在咱們古老的《天工開物》中早有記載。”

眾人聽聞,紛紛湊過來觀看。

“娘娘,這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一位教匠說道。

“是啊,或許我們可以參照這個鏈條的結構,進行改進和最佳化。”另一位教匠附和道。

於是,大家都沉浸在《天工開物》以及其他相關書籍中,熱烈地討論起來。

“你們看,這書中記載的這種精巧的榫卯結構,能否應用在車架的連線上,增強穩定性?”張嫣指著書中的一頁說道。

王大人仔細看了看,點頭說道:“娘娘此想法甚妙,榫卯結構無需釘子,既能保證牢固,又能減輕重量。”

“還有這裡,這種特殊的木材處理方法,或許能讓輪子更加堅固耐用。”一位教匠指著書中的一處說道。

“嗯,值得一試。但我們也要考慮木材的選擇和成本。”王大人說道。

“娘娘,您看這頁,上面介紹的一種金屬加工工藝,說不定能用於製造鏈條和其他零部件。”另一位教匠說道。

張嫣看了看,說道:“好,那就安排工匠嘗試一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

“這書中提到的一種車輪的製造方法,也許能給我們的木頭輪子提供一些新思路。”王大人說道。

“但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增加輪子的防滑和減震效能。”張嫣補充道。

“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