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應該在帝國主義國家首先實現,是世界革命,所以也沒有想過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要如何自力更生建立起大而全的工業體系——這在世界革命的背景下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世界革命以後連國家都沒有了,人類都大同了,那麼全球的工業體系當然應該因地制宜進行建設。怎麼可能在幾個既沒有鐵又沒有煤而且三天兩頭地震海嘯的島嶼上建立起龐大的重工業體系呢?這完全是浪費嘛!

德川慶喜一邊聽恩格斯說著中文,一邊不停地點著頭。之前。英國駐日本大使貝克和佐賀藩主鍋島直正、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等人向他提出修建鐵路、開設大型治鐵所和造船所建造蒸汽船的建議時,他也是這樣點頭,覺得很有道理。而現在,聽了恩格斯這個大鬍子的話。同樣覺得很有道理……

巖倉俱視則在不停打量著德川明子,等到恩格斯說完了話,他就開口道“這麼說,佐賀藩開設的制鐵所、造船所和兵工廠都是毫無價值的東西?”

“是的,我知道那個鐵廠叫什麼火術方的,佐賀藩曾經想向滙豐銀行日本分行借錢用於擴大生產。滙豐行還僱傭了冶金工程師去參觀考察過,那是一個用反射爐生產熟鐵的小作坊,用日本產的鐵礦石和硬木炭作為原料。從經濟上說是毫無價值的——怎麼能用木炭鍊鐵呢?就算砍光全日本的樹木又能燒出多少噸炭?當然我不否認佐賀藩的那些自學成才的工程師的天才頭腦和勤奮。但是如果他們為什麼不把這樣的天才和勤奮用於在大明境內開設鋼鐵廠呢?從經濟價值的角度出發,鋼廠就應該建設在鐵礦附近或是煤礦附近。在大明,這樣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現在得到利用的還不到百分之一。如果日本商人想要去投資,大明朝廷一定是非常歡迎的。皇帝陛下,我說的對嗎?”

“哦。”朱濟世的視線從德川慶喜和巖倉俱視臉上掃過,“弗里德里希說的對,這就是市場經濟,政府的責任是為商人創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而不是直接替代商人去做生意。當然,也不是絕對不能去投資產業,但是應該量力而行,不可一味蠻幹。”

話雖然這麼說,不過他心裡卻在琢磨,歷史上的日本不照樣利用外國的資源完成了重工業化麼?可見純粹市場經濟的理論也未必管用。要不然歷史上的日本帝國主義就應該把重工業基地建設在中國領土上了。

“或許德川宗家也應該效仿大明皇室建立一個德川產業財團?”德川明子忽然提出了個建議。“德川宗家有400萬石土地,還擁有資源豐富的蝦夷島,如果成立一個財團,應該有上萬萬元資本吧?”

“是有上萬萬元資本,但是每年產生的利潤不過幾百萬元,回報率低的可憐。”恩格斯接過話題道,“如果真的成立德川產業財團,我想財團應該將重點放在農業上面,畢竟農業才是工業化的基礎。

因為只有農業足夠發達,才能讓一部分農民脫離土地進入城市從事生產製造業或服務業。同時,如何一個國家都要考慮到國際收支平衡,如果金銀透過貿易不斷流出該國,該國的金融一定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金銀而崩潰。而日本這樣缺乏資源的農業國,想要發展工業首先還是應該發展起幾個擁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農產品。”

“可以在新日本發展草泥馬和綿羊養殖業。”朱濟世善意地提出建議,“日本本土的土地太少,全部用來種糧食都不夠吃,如果用來種經濟作物,那日本就要從大明進口大米了。

另外,日本還可以重點發展捕魚業和水產品養殖。日本畢竟是個島國嘛,島國的優勢就是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以從海洋當中索取資源。所以日本還應該有計劃的修建一些港口,包括商業港口和海軍軍港。至於鐵路……朕覺得日本可以考慮引入外國資本進行投資。”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吸引大明的資本嗎?”巖倉俱視追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