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和該省稅收在全國稅收中的比重相同。一言蔽之,就是納稅等於代表權,多納稅,多代表;少納稅,少代表;不納稅,無代表。因而最廣大的勞動人民在大明立憲議會中,是沒有一個代表的。而地主階級雖然也繳稅,但是田賦終究不能和工商業的鉅額稅收相比。因此以農業為基礎的省份,在議會中的發言權是遠遠不如工商業強省的。

由此可知,這部《欽定大明憲法》就是一部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憲法。

而這部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憲法,並沒有遭到朱明集團中計程車紳官僚的一致反對,因為這裡面還有地方派系的因素在作用。

中國的政治派系,歷來是講省籍講同鄉的。往往一省政客會結成一黨,一致對付外省政敵。而在他們內部,各個縣又會結成一派,明爭暗鬥。而朱濟世推出的《欽定大明憲法》中的“代議制”又和稅收完全掛鉤。如此一來,商業發達的廣東、江南的政客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不過江南士紳現在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其中關鍵。而廣東士紳比較開化多兼營商業,又將朱濟世視為同鄉——他本來就是廣東人,還有至少一半客家血統,廣東話和客家話說得很好。因而將《欽定大明憲法》當成朱濟世要扶植廣東幫,壓制湖南幫的訊號,所以極力支援。

按照“粵黨”大佬陸培芳和潘仕成的說法“如果算上蘭芳國,咱們廣東的稅收還是可以佔到將來全國稅收的四成,而且勳貴也是廣東最多,將來的立憲議會就是咱們廣東人的天下。看來王上最相信的,到底還是我們廣東人啊!”

“不然!”

“不可!”

陸培芳的話音方落,湘湖黨領袖丞相左宗棠和軍師羅澤南就同聲反駁。

“方今亂世,爭天下,平強虜,靠的是樸實農人所成之軍,靠的是天下士子歸心,而非市井商人!”

“商人唯利是圖,商家又多出自廣東、江南,若商權太重,又有誰為億萬農人說話?農業才是國之根本啊!”

湖南幫和廣東幫吵了起來。中國人素來喜歡拉幫結派,大明朝堂上早就有廣東幫、福建幫了。只是過去忙著打仗,外部壓力又大,幾撥人才勉強齊心協力。不過現在,全副江山不好說,天下半壁肯定是有了,這個時候“粵黨”和“湘黨”、“閩黨”來場狗咬狗也是正當時啊。

看到下面一幫人在吵架,朱濟世的心情卻很不錯,本來以為《欽定大明憲法》會遭致士大夫的一致反對,現在粵黨居然支援,看來這部“祖宗家法”已經成了一多半了。而且為人君者,有誰不希望下面的大臣分成幾派狗咬狗的?(未完待續。)

第444章資產階級革命就是官商勾結

,大羅羅抱著小蘿莉再擺個小碗兒

朱濟世嗯咳一聲,堂中頓時靜寂下來。

“太史公曾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剛才朱濟世一直在聽手下一干大臣的辯論,現在心裡面已經有了底。

“你們這些讀聖賢書計程車子什麼都好,就是羞於言利,如果是放在太平盛世就罷了,不言利、不爭利也無妨,頂多是朝廷窮一點。可眼下什麼世道?中國一分為三,四方群雄並起,實乃戰國亂世。世界上列強橫行,貧弱之國紛紛滅亡,淪為富強之國的殖民地,行的是弱肉強食之法。在這等世道中,咱們能不言利?咱們能不爭利嗎?而這工商之利大於農耕之利是有目共睹的,我大明可以雄起至此,靠得就是工商的銀子、工商造出來的洋槍洋炮。就是各地實行的‘秀才為官’也是得益於工商,若無各地商人每年套出那麼多的銀子,孤王哪兒有銀子養你們那麼多士子官兒?”

朱濟世舉起一份寫有江浙兩省商會還有上海的洋人商會所應承擔的光復元年、三年商稅數量的檔案。

“江浙兩省的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