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眼硝煙瀰漫的戰場,兩方面的步隊就在那裡交鋒。他咬了咬牙“就打他們的側翼吧!正白旗先衝,然後是鑲白、正藍、鑲紅、正紅、鑲藍五旗的馬隊。”

“衝粵匪的側翼?”多隆阿望了眼大概2裡外的太平軍右翼,約莫有一萬四五千人已經組成了嚴密的陣型,迎著自己這一面的,都是泛著寒光的矛尖和大盾……

第390章八旗的血性十一完了

公元1848年10月25日下午6點多鐘,就在天色將黑未黑的時候。

滑縣縣城西南。

“殺賊!殺賊!”戰場西南,響起了山呼海嘯一般的巨大呼喊聲音,伴隨著的還有震得地面都顫抖起來的馬蹄聲!

滑縣會戰中最慘烈的一幕終於上演了——僧格林沁指揮的三萬八千八旗馬隊,分成六個叢集,依次向太平軍的右翼發起了決死衝擊。和“半近代化”的八旗新軍步隊不同,八旗新軍馬隊並沒有接受過西洋教習的訓練。在僧格林沁這些人看來,洋人厲害的就是洋槍洋炮,買了洋槍洋炮自然要請洋人來傳授使用方法。

可是馬上功夫,他們蒙古人、滿洲人是天下無敵的!當年的“長子西征”就是明證,區區幾萬人的馬隊就一路掃到了中歐,要不是窩闊臺大汗病死,他們歐羅巴人都得給蒙古人當奴隸,哪兒有現在這等的耀武揚威?

所以滿清上下是沒有人願意去研究西式騎兵的作戰方法,更沒有人會提出向歐洲人學騎兵這等荒唐的建議。因而僧格林沁的三萬八千馬隊是打不出近代歐洲騎兵那種嚴整的牆式衝鋒。不過六七千馬隊呼嘯而來的氣勢還是猶如山崩地裂,嚇都能把人嚇個半死。

“上帝保佑!殺清妖!上天堂!”

太平軍東殿右軍的一萬多勇士卻絲毫不懼,反而齊聲吶喊起來。無數巨大的木盾後面伸出了一支支矛尖泛著寒光的竹矛、木矛。所有的長矛都以大約45度角向上,巍然不動,猶如山嶽。不過東殿右軍的勇士組成的山嶽並不是一座,而是五座——五個師各自組成了長矛橫陣,都是八列橫隊,第一排是木盾手,後面七排都是竹矛或木矛。好像一堵堵牆一樣橫在那裡,不過各個長矛橫陣之間也不是空空如也,而是擺了鳥槍兵。

太平軍的鳥槍,有些是從朱明那裡買來的,有些是在襄陽、洛陽製造的,但是質量都極為可靠,絕沒有炸膛的危險。太平軍的鳥槍兵也是嚴格訓練出來的,大多是在湖南參加太平天國的貧苦農民,對上帝的信仰雖然不如廣西的老兄弟堅定,但比起湖北和中原地區的“新兄弟”還是悍勇了許多。面對如水銀瀉地般湧來的馬隊,沒有太大的驚慌。當然,在30步內開火是做不到的,他們的開火距離是70步。

“100步、90步、80步……”指揮鳥槍兵的太平軍軍官在大聲報數,所有的鳥槍都已經方平,就等著“70步”這個數字出口了。

“70步……啪啪啪!”

白煙噴出,彈丸飛舞,八旗新軍正白旗的馬甲就是一滯,最前面的騎兵戰馬總有上百中彈倒地。傷往不算太大,但是卻阻擋住了後隊的衝擊路線,引發了不小的混亂,整個馬隊的衝擊速度也放緩了下來。

不過即使沒有這些鳥槍開火,八旗的馬甲也不會直愣愣去衝太平軍的矛陣。八旗自稱靠弓馬嫻熟取天下,馬隊衝擊只是唬人的,如果對方陣形散亂自然一路踐踏過去,這等好事在明末倒是讓八旗新軍的祖宗遇到過。不過眼下的對手是“信上帝、不怕死”的太平軍,靠嚇是嚇不倒的,所以只好射箭了。只是八旗有弓箭,太平軍有鳥槍,你來我往倒也打得熱鬧。不過傷亡都不大——雖然正白旗的馬甲都是蒙古人,但畢竟不是成吉思汗那個時候的蒙古野蠻人了,騎射的功夫退步了不知道多少,根本沒殺準頭。

而且太平軍的矛陣前面有大盾遮護,只能靠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