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雕塑,圖畫,和工藝。建築就是造房子之類,雕塑就是塑銅像之類,圖畫不必說明,工藝就是製造什用器具之類。這四種美術,可用兩種方法來給它們分類。第一種,依照美術的形式而分類,則建築,雕刻,工藝,在立體上表現的叫做“立體美術”。圖畫,在平面上表現的,叫做“平面美術”。第二種,依照美術的用途而分類,則建築,雕塑,工藝,大多數除了看看之外又有實用(譬如住宅供人居住,銅像供人瞻拜,茶壺供人泡茶)的,叫做“實用美術”。圖畫,大多數只給人看看,別無實用的,叫做“欣賞美術”。這樣看來,圖畫是平面美術,又是欣賞美術。為什麼這是一切美術的本位呢?其理由有二:

第一,因為圖畫能在平面上作立體的表現,故兼有平面與立體的效果。這是很明顯的事,平面的畫紙上描一隻桌子,望去四隻腳有遠近。描一條走廊,望去有好幾丈長。描一條鐵路,望去有好幾裡遠。因為圖畫有兩種方法,能在平面上假裝出立體來,其方法叫做“遠近法”和“陰影法”。用了遠近法,一寸長的線可以看成好幾里路。用了陰影法,平面的可以看成凌空。故圖畫雖是平面的表現,卻包括立體的研究。所以學建築,學雕塑的人,必須先從學圖畫入手。美術學校裡的建築科,雕塑科,第一年的課程仍是圖畫,以後亦常常用圖畫為輔助。反之,學圖畫的人就不必兼學建築或雕塑。

第二,因為圖畫的欣賞可以應用在實生活上,故圖畫兼有欣賞與實用的效果。譬如畫一隻蘋果,一朵花,這些畫本身原只能看看,毫無實用。但研究了蘋果的色彩,可以應用在裝飾圖案上,研究了花瓣的線條,可以應用在瓷器的形式上。所以欣賞不是無用的娛樂,乃是間接的實用。所以學校裡的圖畫科,儘管畫蘋果,香蕉,花瓶,茶壺等沒有用處的畫。由此所得的眼睛的練習,便已受用無窮。

因了這兩個理由———圖畫在平面中包括立體,在欣賞中包括實用———所以圖畫是一切美術的本位。我們要有美術的修養,只要練習圖畫就是。但如何練習,倒是一件重要的事,要請大家注意:上面說過,圖畫兼有欣賞與實用兩種效果。欣賞是美的,實用是真的,故圖畫練習必須兼顧“真”和“美”這兩個條件。具體地說:譬如描一瓶花,要仔細觀察花,葉,瓶的形狀,大小,方向,色彩,不使描錯。這是“真”的方面的功夫。同時又須巧妙地配合,巧妙地佈置,使它妥帖。這是“美”的方面的功夫。換句話說,我們要把這瓶花描得像真物一樣,同時又要描得美觀。再換一句話說,我們要模仿花,葉,瓶的形狀色彩,同時又要創造這幅畫的構圖。總而言之,圖畫要兼重描寫和配置,肖似和美觀,模仿和創作,即兼有真和美。偏廢一方面的,就不是正當的練習法。

在中國,圖畫觀念錯誤的人很多。其錯誤就由於上述的真和美的偏廢而來,故有兩種。第一種偏廢美的,把圖畫看作照相,以為描畫的目的但求描得細緻,描得像真的東西一樣。稱讚一幅畫好,就說“描得很像”。批評一幅畫壞,就說“描得不像”。這就是求真而不求美,但顧實用而不顧欣賞,是錯誤的。圖畫並非不要描得像,但像之外又要它美。沒有美而只有像,頂多只抵得一張照相,現在照相機很便宜,三五塊錢也可以買一隻。我們又何苦費許多寶貴的鐘頭來把自己的頭腦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塊錢的照相機呢?這是偏廢了美的錯誤。

第二種,偏廢真的,把圖畫看作“琴棋書畫”的畫。以為“畫畫兒”,是一種娛樂,是一種遊戲,是消遣的。於是上圖畫課的時候,不肯出力,只想享樂。形狀還描不正確,就要講畫意。顏料還不會調,就想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