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1日,晨光溫柔地灑在山林,喚醒了沉睡的萬物。陳大山、小虎和李知青精神飽滿地走出木屋,開始新一天的冒險。

“今天咱們去西邊那片竹林,聽說那裡不僅有鮮嫩的竹筍,還可能藏著一些珍稀的竹鼠。”陳大山一邊說,一邊把鋤頭、麻袋和自制的捕鼠工具放進揹簍。小虎興奮得手舞足蹈,趕忙拿起自己的小鏟子,準備大顯身手挖竹筍。李知青也充滿期待,將筆記本和相機帶上,打算記錄下竹林裡的奇妙景象。

三人沿著一條清幽的小徑前行,兩旁的樹木鬱鬱蔥蔥,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光影。一路上,陳大山給李知青講述著竹子的生長習性,像竹子生長速度極快,有些品種一天能長几十厘米。

走進竹林,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綠的海洋,修長的竹子高聳入雲,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陳大山俯下身,仔細觀察地面,很快發現了幾處微微隆起的土包,“這裡有竹筍,咱們輕點挖。”他拿起鋤頭,輕輕撥開泥土,一根鮮嫩的竹筍破土而出。小虎見狀,也不甘示弱,拿著小鏟子認真挖掘,不一會兒,麻袋裡就裝滿了竹筍。

接著,他們開始尋找竹鼠的蹤跡。陳大山在竹林裡四處檢視,發現了一些竹鼠洞。他把捕鼠工具放在洞口,又在周圍撒上一些玉米粒作為誘餌。三人躲在不遠處靜靜等待。

沒過多久,一隻肥碩的竹鼠小心翼翼地從洞裡探出頭來,它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確認沒有危險後,才慢慢走出洞口,開始吃玉米粒。陳大山看準時機,拉動捕鼠工具的機關,竹鼠瞬間被抓住。“抓到啦!”小虎興奮地跑過去,看著被困住的竹鼠,眼中滿是驚喜。

正當他們準備離開時,李知青聽到了一陣清脆的鳥鳴聲。他順著聲音望去,發現一隻羽毛絢麗的小鳥站在一根竹子上。這隻小鳥的羽毛五彩斑斕,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陳大山仔細辨認後說:“這是紅嘴藍鵲,很少見,咱們別驚擾它。”三人靜靜地看著小鳥,感受著大自然的奇妙。就在這時,天空突然暗了下來。原本晴朗的天氣變得陰沉沉的,烏雲迅速聚集。陳大山抬頭看天,心中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要下雨了,我們得趕緊回去。”他說道。

三人急忙收拾東西,揹著揹簍往回趕。但沒走多遠,豆大的雨點就落了下來。竹林中的小路變得泥濘難行,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突然,小虎腳下一滑,摔倒在地,手中裝著竹筍和竹鼠的麻袋也滾落到一旁。

陳大山連忙扶起小虎,檢查有沒有受傷。李知青則跑去撿麻袋,好在麻袋並沒有破損,裡面的收穫還在。他們不敢停留,繼續冒雨趕路。

終於,看到了那座熟悉的木屋。衝進屋子後,他們全身溼透卻相視而笑。外面風雨交加,屋內卻瀰漫著溫暖的氣息。他們圍著火爐烘乾衣服,開始商量著怎麼處理今天的收穫。李知青提議用竹筍做湯,再烤竹鼠肉,大家紛紛表示贊同。此刻,外面的風雨也彷彿成了助興的伴奏,奏響著屬於他們獨特的生活樂章。

帶著竹筍、竹鼠和美好的回憶,三人踏上歸途。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溫暖的輪廓。一路上,他們分享著今天的收穫,歡聲笑語迴盪在山林間。回到木屋,陳大山開始處理竹筍和竹鼠,準備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小虎和李知青在一旁幫忙,木屋裡瀰漫著溫馨與歡樂的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