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沁怡聞言,心中驚疑不定,望著那青衣老者,道:“老宦官,你究竟知曉何種秘密?又為何要告知於我?”

青衣老者冷笑道:“宮中之事,紛繁複雜,我雖已死,但魂魄未散,所見所聞,皆銘記於心。你可知,你之所以能逃出大牢,查明真相,皆因有人暗中相助。”

餘沁怡道:“何人相助?莫非便是你?”

青衣老者道:“我雖有心相助,卻無力迴天。助你之人,另有其人。此人身份尊貴,權傾一時,你需小心應對。”

餘沁怡聞言,心中更是忐忑不安,道:“究竟是何人?你能否明示?”

青衣老者搖頭道:“天機不可洩露。我只能告訴你,此人助你,並非出於善心,而是另有圖謀。你需謹言慎行,以免落入圈套。”

言罷,青衣老者化作一道青煙,消失在房中。餘沁怡望著那青煙散去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她明白,這宮中之事,遠非她所能想象。她雖已查明真相,洗清冤屈,但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

且說那仕女歡宴之中,一位面帶憂慮的仕女,正是餘沁怡的摯友,名喚柳如煙。她見餘沁怡久久未歸,心中擔憂,故藉故離席,前來尋她。

柳如煙步入東宮書房,見餘沁怡呆立房中,面色慘白,忙上前問道:“沁怡,你怎地如此模樣?可是有何不妥?”

餘沁怡見柳如煙到來,心中稍感安慰,將方才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於她。柳如煙聞言,亦是驚疑不定,道:“這宮中之事,真是撲朔迷離。你需小心應對,切莫大意。”

餘沁怡點頭道:“我曉得。只是這幕後黑手,究竟是何人?又究竟有何圖謀?”

柳如煙沉吟片刻,道:“我聞宮中近日有傳言,說長孫皇后欲為太子李治選妃,莫非此事與你有關?”

餘沁怡聞言,心中一動,道:“莫非那幕後黑手,便是欲為太子選妃之人?”

柳如煙道:“極有可能。你才情出眾,又深得太子寵愛,定有人心生嫉妒,故設計陷害於你。”

餘沁怡嘆道:“這宮中真是人心難測。我只願能早日查明真相,離開這是非之地。”

柳如煙道:“你且莫急,我定會助你一臂之力。只是這宮中危機四伏,你需多加小心。”

言罷,二人相視而笑,心中皆明白,這宮中的日子,愈發艱難了。

且說那長孫皇后,自留餘沁怡於宮中做太子伴讀後,便時常召見於她,詢問太子學業。餘沁怡亦盡心盡力,輔導太子,不敢有絲毫懈怠。長孫皇后見她才情出眾,又心地善良,愈發喜愛,時有賞賜。

然而,這宮中的流言蜚語,卻愈發猖獗。有人言餘沁怡欲攀龍附鳳,爭做太子妃;有人言她狐媚惑主,迷惑太子;更有甚者,言她與朝中大臣勾結,意圖不軌。餘沁怡聞此流言,心中悲憤交加,卻也無可奈何。

一日,長孫皇后召見於她,道:“我聞宮中流言四起,皆言你欲爭做太子妃。你可知此事?”

餘沁怡聞言,忙跪倒在地,道:“娘娘明鑑,妾身絕無此心。妾身只願盡心盡力,輔導太子學業,別無他求。”

長孫皇后望著她,眼中閃過一絲疑慮,卻仍道:“我知你心地善良,才情出眾,定不會做出此等之事。只是這宮中人心難測,你需多加小心。”

餘沁怡叩謝道:“多謝娘娘信任,妾身定當銘記於心。”

長孫皇后道:“你且退下吧。我自有主張。”

餘沁怡領命而去,心中卻暗自思量:這宮中的流言,究竟是何人所為?又究竟有何目的?

且說那青衣老者,自那次現身之後,便再未出現。餘沁怡雖心中疑慮重重,卻也無可奈何。她每日仍盡心盡力,輔導太子學業,不敢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