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新生的秩序取代舊有的秩序將會迎來一陣井噴般的發展洪流,可武魂帝國的原形是武魂殿,而武魂殿是宗教。

要是以一個宗教為本立國,那麼就會造成人權在神權之下的局面,再說了,若是在天鬥帝國與星羅帝國基礎上建立的武魂帝國仍然會是一個封建王朝,又談何進步?

所以,斗羅大陸這幾年以來並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滅國之戰,兩大帝國的覆滅,僅僅是因為雪家與戴家這兩家皇族隱去,星羅帝國最後一任皇帝戴沐白死於顧直手中,而天鬥最後一任皇帝雪崩則是死在千仞雪手裡。

但武魂帝國這方也就做了這些,顧直與比比東早就商議過統一大陸的具體計劃,首先,一個新的帝國勢必要推到舊有的利益階級,或者說是剝削階級。

可武魂殿的基礎是魂師,在社會階級裡,魂師正是剝削的一方,為了避免做出自掘墳墓的舉措,顧直決定發動廣大的平民階級,在他清洗完上三宗下四宗這樣的頂級魂師勢力後,普通人需要面對的最多就是魂帝等級的魂師,武魂若非頂級武魂的魂帝,還不一定打得過煉體第二境圓滿的普通人。

況且,普通人的數量千倍於魂師,這是一股誰都擋不住的大勢。

可治國理政就不是普通人能自我解決的難題,在鬥羅世界可沒有窮文富武這個說法,讀書在這裡是魂師的特權,這是為了更好的修煉,而普通人能寫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

儒家的禮,墨家的兼愛非攻,或者是楊朱的一毛不拔以利天下,都是不切實際的書生空談,不考慮物質層面上的問題,只考慮改變人性,這是標準的理想主義。

除非顧直以絕對的暴力鎮壓一切,不然誰能讓天下人自覺守禮,愛他人如同愛自己,不覬覦他人的私有財產。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明確戰爭的本質——利益的再分配。

軍功永遠是成為貴族的康莊大道。

說白了,這一場由普通人主導的統一戰爭,就是平民在奪取魂師以及貴族階級從他們身上剝削的利益,財富、權力的一場再分配。

魔法才能打敗魔法,利益自然需要利益去擊敗。

當然,還離不開律法的力量。

封建時代,真正的財產其實是土地,為了分配這份利益,同時避免土地兼併,顧直引用了公田制,凡武魂帝國所屬的土地所有權都在國家手裡,個人只有使用權。

但這也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有功之人很難封賞,爵位只剩下榮光,不再意味著大片的領土,再加上顧直早就宣佈貴族無特權,所有人都在律法之下。

驅動人不畏生死的除了信仰,還有利益,有能力的人往往更看重後者,因此,顧直三位小弟率領的革命軍開始消極,已經站起來的平民建立軍、法、政三權分立的地方政府,隸屬於武魂帝國,但管轄範圍內除了有武魂帝國的法典,還有地方法。

索托城所在的地域原本屬於巴拉克王國,在革命軍推翻巴拉克王室後,這裡就變成了立馬行省,地方政府成立之後,在全員決議之下,透過一條法令。

凡立馬行省所屬居民,不得進入星斗大森林獵取魂環。

這背後可沒有古月娜推波助瀾,這的的確確是廣大平民們的心願,很顯然,這條法令存在的目的,能通行的原因都是同一個。

限制魂師發展!

無獨有偶,其它的行省也陸陸續續傳出類似的法令,霧霞行省更是嘗試推行禁止獵殺魂獸的法令。

一年前,霧霞行省出現一位天才,他原本是個牧童,但在修行煉體之法後,居然覺醒了先天稟賦——心心相印。

他可以直接與別人進行心靈溝通,魂獸也不例外,藉助這個能力,他馴服很多百年、千年魂獸。

眾所周知,魂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