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年1月26日 廣州 永漢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三十七章
1963年1月26日夜
廣州
今天是大年初二,又是禮拜六,華燈初上時,永漢路兩邊的騎樓熱鬧非常。“三年自然災害”剛過,農業趕上了一個豐收年,國民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副食供應也豐富了許多。在別的省份已經極少見的個體經濟和路邊攤販偏偏在廣東頑強地存在,這大概與廣東人喜歡吃的天性有關。永漢路上人來人往,個個喜氣洋洋,各家各戶門口貼著紅豔豔的春聯,街邊的食肆和小店香味撲鼻,大喇叭裡播放著粵曲唱段,顯得年味十足。
一箇中等身材、文質彬彬的中年人在騎樓下慢慢走著,就像一個剛剛下班的機關幹部,身穿半新舊的藍色幹部服,腋下夾著張報紙,手裡還拎著個隨處可見的黑色人造革公文包,在人群中顯得毫不起眼。
他走走停停,時而在某個小攤前拿起個小玩意兒看看,又放下,接著往前走。像是偶爾看見家對面的一家“粵北小吃店”,他走過街,看了看前後,才慢吞吞走進小店。
他坐在門口的一張桌子,要了份南雄酸菜餃和一碗湯,慢慢吃著,眼睛不經意似的看著玻璃門外。當他的目光看到正對著門口的一根騎樓柱子時,眼睛定了定神,心不由得狂跳起來。那根騎樓柱子中間偏下的地方用粉筆劃著兩個十字,像是附近頑皮孩子的塗鴉,可他心裡明白,這是情報局的上峰讓他去立即去新約定的秘密聯絡點取指令的訊號。
他就是“西江一號”!
上一次聯絡他還是在一年以前。那次,總部派來的人聯絡到他,傳達了葉翔局長本人親自下達的指示,讓他蒐集指定的情況。他藉助在公安廳的職務之便,很快把了解的情況密寫了一封密信,放到指定的交換點。從那以後,組織上就再也沒派人找過他,也沒有任何指示。
差不多十天前,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寄自本地的平信,是新華書店告訴他郵購的書籍無貨。他回家後輕輕揭開郵票,塗上藥水,果然在背後發現了組織上給他的縮微指令。
指令的內容有三條:
一、迅速蒐集對“田之雄事件”的處理情況,並儘快將情況密寫後寄到一個新地址;
二、啟用新的聯絡方式,每月第三和第四個星期六到永漢路“粵北小吃店”門口的騎樓立柱上檢視聯絡暗號---粉筆畫的十字;
三、見到聯絡暗號後,到越秀公園湖邊一座假山邊的活動石塊裡進行情報交換。
第二天下午,他將瞭解到的關於“田之雄事件”的情況密寫在一封刻意改變筆跡的普通家信字跡間,坐車到番禺,找了個小郵電所,投遞了出去。
今天是1月的第四個星期六,又是大年初二,他特意選擇傍晚逛街人多時才從公安廳大樓出來,回宿舍換了身便裝,先在附近幾條馬路上逛了幾個來回,確定身後沒有可疑的人,直在天近黑時才慢悠悠走到永漢路,找到了那家小吃店,也看到了那個讓他去交換點的聯絡暗號。
他慢條斯理地吃完酸菜餃,出門假裝一不小心把報紙掉地下了,借蹲下撿報紙的霎那,擦掉了其中一個十字,這是約定好的訊號,表示收到指令,然後起身慢慢走回他的宿舍。他想好了,這個時候公園恐怕已閉園了,遊人絕跡,他的目標太顯眼了,現在去取風險太大。明天是禮拜天,借晨起鍛鍊的名義去再合適不過了,估計這也是葉局座精心設計禮拜六聯絡暗號的用心吧。
想起了葉翔,十幾年來的一幕幕往事隨著他一步步沉重的腳步逐一在他腦海裡翻騰開來。
日本人投降那年,他還是個在廣州的在校大學生,因為在校內參加抗日宣傳活動,被日本人追捕,經地下黨安排到了粵北,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北江支隊。在這支以粵北農民為主體的抗日隊伍裡,作為知識青年的他很快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