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戰列艦專案——“無畏艦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不過,據說艦名問題仍在爭論中。

儘管有人提議直接命名為“Furchtlos(德語無畏)”,但由於德國海軍一貫以地名或偉人名字為艦名的傳統,這提議被輕易否決。

隨著時間推移,德國海軍對戰列艦寄予的厚望越來越大。

甚至不惜借鑑他國技術——這對於一貫傲慢的德國人來說,顯得尤為罕見。

這讓英國等列強對德國的反應接近“他們是不是吃錯藥了”。

對漢斯和德意志帝國來說,這自然是好事。但內心仍有些許不安。

“希望不要搞砸。”

儘管戰列艦的效能已在原歷史中得到驗證,但畢竟涉及人為操作,誰能保證最終不會造出與原設計南轅北轍的奇怪戰艦呢?

千萬別失敗,拜託了。

【古列爾莫·馬可成功進行跨大西洋無線電通訊實驗!】

而就在漢斯擔憂的時候,上個月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無線電通訊。

這是價值無窮的技術,必須搶先掌握。

儘管在軍用方面有巨大潛力,但漢斯更關注的是無線廣播的用途。

在電視普及之前,廣播是唯一的大眾傳播媒介。

只要搶佔先機,就能以自己的意志主導輿論與媒體,這無疑是非常誘人的工具。

“說起來,雷金納德·費森登這位無線電之父利用無線電波成功實現無線通訊,好像也是今年的事。”

儘管具體日期記不清了,但應該是12月。

而費森登首次進行無線電廣播是在1906年。

不過,如果有投資,或許能提前實現。

但漢斯沒那麼多錢。

那個吝嗇的管家從不給漢斯零用錢。

當然他也不需要。

考慮到漢斯現在的處境,他的生活水平恐怕比歐洲大部分上流社會成員還要好。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不需要私人的資金。

人生無常,口袋裡有點餘錢總會讓人安心。

再加上不能用這小孩子的身體去經商。

因此他的視線就只能轉向其他地方。

【《巴斯克維爾獵犬》】

阿瑟·柯南·道爾在對夏洛克·福爾摩斯厭倦後,讓他在萊辛巴赫瀑布與莫里亞蒂同歸於盡。但因讀者不滿與母親的催促,最終不得不寫了這本夏洛克·福爾摩斯系列的第三部長篇小說。

作為曾接受高等教育的穿越者,漢斯對英語駕輕就熟,當時出於粉絲心理開始訂閱英文原版。

不過後來,漢斯忽然想到,也許他可以效仿,用連載小說的形式在報紙或雜誌上發表作品。

特別是這個時期的德意志帝國,是歐洲讀報最多的國家之一。

首都柏林甚至有“報紙之城”的美譽。

德國的報紙多以政治評論或社論為主,但最受讀者歡迎的還是那些每週更新一章的連載小說。

當然,漢斯並沒有認真做作家的打算。

只是出於興趣和零用錢的目的隨便嘗試了一下。

只是反響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

【話題新作歷史小說《大明航海王》,目前正在《柏林晨郵報》連載,廣受歡迎!】

身為明粉,這部漢斯利用現代寫作技巧,融合戚繼光、鄭和等大明歷史上諸多航海將領人生事蹟,具備推理、冒險,戰爭元素的歷史小說,擁有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

這不僅讓漢斯賺了不少零花錢,還收到了許多粉絲來信。

“主角是理想的普魯士軍人形象”——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