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無畏前行!(第3/4頁)
章節報錯
的任何一位海軍軍官都不敢阻止這位憤怒的美國海軍傳奇人物。
不僅是因為害怕引起不必要的後果,更是因為他們心底其實也贊同杜威將軍的憤怒。
“但是,將軍,我們不能再這樣坐視不管了。”
“我知道,我當然知道。”
有人鼓起勇氣對杜威將軍說了這樣的話,他一邊咕噥一邊回應道。
此刻,杜威將軍和美國艦隊正陷入一種既棘手又令人鬱悶的局面。
最初,羅斯福命令杜威將軍的任務是透過施壓歐洲艦隊來阻止他們對委內瑞拉進行海上封鎖。
其目的是為了拖垮急於解決委內瑞拉問題的英國,並限制德國對抗美國的影響力,同時為美國爭取有利的局面。
到目前為止,美國艦隊確實完成了任務,阻擋了歐洲艦隊攻擊委內瑞拉海軍的行動。
然而,一切卻因“腓特烈大帝號”突然的炮擊而被徹底打亂。
這次炮擊精準命中了一艘曾由美國贈送給委內瑞拉的退役戰艦“費城號”,使得局勢朝著杜威和美國艦隊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方向發展。
“英國人不僅嘴上胡說八道,連眼睛都瞎了。”
杜威將軍想到英國海軍對“腓特烈大帝號”的評價,臉上露出一絲不滿。
德國的新型戰艦無關緊要?
那些傢伙到底是根據什麼得出了這種荒唐結論?
當然,僅僅依賴英國的判斷而不進行實際調查的美國政府情報系統也令人失望。
總之,SmS腓特烈大帝號是一艘怪物,遠遠超過杜威所在的“馬薩諸塞號”,乃至所有現有戰列艦的水平。
過去的戰列艦交戰距離通常不超過6英里(約9公里)。
因為超過這個距離,幾乎不可能擊中敵艦。
然而,在德國艦艇開火前,“腓特烈大帝號”與委內瑞拉旗艦之間的距離粗略估算至少有10英里(約16公里)。
德國艦艇竟然在這種距離上僅用一次炮擊就擊沉了委內瑞拉旗艦。
或許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能嘗試遠距離射擊,本身就說明他們對命中抱有足夠的信心。
如果沒有把握命中,他們根本不會開火。
“而且,它的速度也很快。”
在調整航向對準美艦時,“腓特烈大帝號”的速度接近20節(約37公里\/小時)。
相比之下,杜威的旗艦“馬薩諸塞號”的設計最高速度只有15節(約28公里\/小時),這在戰列艦中已算是極快了。
“如果我們繼續進攻歐洲艦隊,恐怕也難以倖存。”
因此,杜威將軍毫不猶豫地決定放棄委內瑞拉艦隊。
畢竟,美國艦隊本來也不是來這裡幫助委內瑞拉的。
沒有那個義務,也沒有必要。
杜威將軍帶領美國艦隊來到委內瑞拉,是為了遏制無視“門羅主義”的歐洲列強在美洲大陸插足,同時向世界展示“現在的美國”不再是“過去的美國”。
因此,如果現在放棄對歐洲艦隊的牽制並撤退,就等於直接違抗總統的命令。
“嘖,沒辦法了,升起撤退旗幟吧。”
然而,杜威將軍還是毫不猶豫地向美國艦隊下達了撤退命令。
“您確定嗎?羅斯福總統可能不會喜歡。”
“我瞭解羅斯福。要是總統閣下親自站在這裡,也會做出和我一樣的決定。”
面對“腓特烈大帝號”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選擇硬拼,美國艦隊至少得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
即使像最近杜威喜歡讀的小說中主角“戚將軍”那樣,抱著“拼死求生”的精神作戰,也不過是徒勞。
杜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