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回 走線錘錘打佘表 晉陽城城外觀陣(第2/5頁)
章節報錯
心說:這兩個人真夠厲害,人和人打,兵刃和兵刃撞,能怎麼樣?
佘表和楊袞各收鏈子,老佘表把鞭收回來一看,“啊?”嚇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九節鞭在第四節上折了,叫走線錘給磕斷了,剩半截了。“啊!”佘表心痛東西,二目發直:我這輩子功夫叫他破了!老佘表也糊塗了,東西壞了,你倒是快收回去呀!不,站在那塊抖摟鞭:“嗚呼呀,哎呀。”
他正哎呀呢,楊袞一甩手走線錘到了,“啪!”正打佘表的左肩頭,餘表的膀子快要被砸折了,他這回顧不得走線鞭了,撥馬往回跑:“兒呀,快跟為父逃命去吧!”佘龍、餘虎調頭跟著跑。
趙匡胤一看楊袞贏了,高喊:“三軍兒郎,隨本帥殺進佘塘關!”
“衝呀!”周朝兵將奔佘塘關衝過去。
兵敗如山倒,佘表看關城保不住,棄關逃走,父子三人金命水命不顧命,一口氣跑出二十多里地,回頭看看關城掉下了眼淚,摘盔卸甲包好,掛在得勝鉤上,家也不能回了,怎麼辦?奔晉陽吧。
書要簡短。這一天父子三人到在晉陽城外,佘錶帶住韁繩:“兒呀,別進城了。你們倆遠遁他鄉,逃命去吧!”
“爹,這是為什麼?”
“為父乃漢朝老臣,為國忠則盡命,佘塘關失守,就該與關同休。現在為父逃到晉陽,劉王爺非殺我不可,你們倆跟我去,也得項上餐刀,不如逃走,好接續佘家香煙後代。”
佘虎說:“不!我們哥倆不能走,跟您一塊進城見王爺,城池怎麼丟的?不是倒賣,不是沒守住。是楊袞吃裡扒外,帶他兒子打佘塘關,你的走線鞭叫楊袞給破了,才丟失關城。咱到晉陽狀告楊袞,賣國投敵,保了大周,劉王爺不會怪的。”
佘表想了想說:“也對!這口氣真沒法出。劉王要把楊袞抓住,也算報了仇啦。”
佘虎說:“咱家全扔城裡,能不能被害?”
佘表說:“有賽花在家,不會出錯。即使有危險,著急也沒有用,先顧燃眉之急吧。”拉馬進城,也沒休息,直接奔午門外,將馬拴好。整整衣襟,來見守門的王官:“眾位,請轉奏王駕千歲,就說佘家父子求見。”
“請餘令公等一會。”說完殿頭官奔銀安殿。
今天,北漢王劉崇正在銀安殿議事。劉崇是後漢劉知遠的叔伯兄弟,劉知遠封他為王,守在河東。這個人文武全行,治國有方,又會用人。他手下有三十六座山,四十八座寨,十二家令公,文官大丞相歐陽芳足智多謀,武將河東大元帥白從輝、鎮京帥呼延鳳。河東兵精糧足,治理很好。他錯就錯在他無故地要叔報侄仇。他侄子劉承佑一死,江山歸給大周,劉崇就不服這口氣,向大周打去戰表,要滅周興漢,替他侄子劉承佑報仇。結果,失去天井關和汜水關。如今佘塘關失守,白從輝要復奪天井關,不但沒成功,反而損兵折將。現在這些敗將全回到晉陽,君臣正在銀安殿商量退兵之計。
正這時,殿頭官來到銀安殿;“啟奏王駕千歲,今有佘塘關令公佘表父子三人,要上殿見駕,現在午門外候旨。”
劉崇說:“宣他上殿!”
“是!”殿頭官往下傳旨:“王爺旨意下,宣佘表父子見駕!”
“臣,遵旨。”佘表答應一聲,領兩個兒子來到銀安殿,頭都沒敢抬,跪在丹墀:“罪臣告見王駕千歲、千千歲!”
劉崇一看佘表,二目無神,滿面灰塵,鬍鬚全打捲了,眼窩深陷,哥倆趴在地上不敢拾頭。就知道佘塘關完了。“老愛卿你老何罪?”
“千歲,臣將餘塘關丟失了。”
“關城怎麼丟的?”
“臣受千歲重託,鎮守佘塘關。小兒趙匡胤派兵攻打,微臣鞭打高懷德,連勝數陣。沒想到,火山王楊袞明助大漢,暗投周營,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