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苗光義聚眾救匡胤 張牢頭奉旨殺英雄(第2/5頁)
章節報錯
擇選吉日。那些公子、做買賣的、當兵的,拿苗光義當活神仙。苗光義暗中探聽漢朝的機密。近來為勾欄院的事,老百姓更恨劉承佑。苗光義覺得時機已到,盼等找到趙匡胤商量,討伐昏君。
沒想到趙匡胤進京城就闖了大禍,鬧勾欄院,劍傷人命,鬨動京城。苗光義也得了信,暗暗著急,趙匡胤這一鬧非惹出殺身大禍不可。果然天亮後,被綁在十字街口,要開刀問斬。苗光義一想:怎麼也得把他救出來呀!京城我也不待了,破釜沉舟,幹吧!他找來兩個好友:一個叫張光遠,一個叫羅延西,這兩個人家住酸棗門,是有名的好漢。一身好武藝,不願意保昏君劉承佑,常到苗光義這兒來做客。素日常提趙匡胤,那哥倆很佩服,恨無見面機會。
今天苗光義把兩人找來,和他們商議要救趙匡胤,二人滿口應允,就想要劫法場,反出汴梁。苗光義說:“不行!真劫法場還救不出來。京城裡劉承佑兵多將廣,我們幾個人反不出去,不劫法場,趙匡胤還能脫險。”
“我們聽你的。”
“常言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人言可畏,咱們多找些人,最好是練武的,到法場去鬧。叫皇上暫緩罪刑,人多勢眾,劉承佑也害怕。要能容點工夫,我就有法救出。”還告訴大家不用害怕,惹不了大禍,用他們站腳助威就可以。
“好了!”就這樣,三個人分手,各找各的朋友,一會兒,來了好幾十人。這好幾十人再找自己的朋友,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聚越多;和趙匡胤相好的,趙弘殷賙濟過想報恩的,也有贊成趙匡胤辦事正確的,自告奮勇樂意去救人的。苗光義又告訴大家,應該怎麼說,怎麼辦,怎麼解散,不讓官兵抓住,最主要的是別打死人。大家一一記下。苗光義出完了主意,回卦館去了。
張光遠、羅延西領這夥人奔十字街口,一邊走,一邊喊:“趙公子冤枉,勾欄院裡坑了我們多少人,砸了有什麼不好?殺死淫婦為老百姓除了害,咱們不能坐視不管,叫好人遭殃。有良心的跟我們看看趙公子,才算對得起人呀!”
這一喊又跟來不少,有二三百人。羅延西、張光遠在人群裡喊得最歡,聲音又大,老百姓有主心骨,所以不怕蘇逢吉,叫他放趙匡胤。蘇逢吉正沒主意,就在這陣兒,一陣馬蹄聲急,“嗒嗒嗒”來了十幾匹馬,在前面的是他二兒子蘇豹。
蘇豹找他爹來了,只見這裡圍這麼多老百姓,可急了:“你們這些刁民,不思君報國,倒向著國家反叛,還敢搶法場。來人,給我抓起來!”
說完,蘇豹催馬往人群裡衝,抬腿摘下鑌鐵大槍,奔身旁一個老百姓砸下去。這個老百姓有點害怕了,嚇得往旁躲閃。羅延西看見了,往前一躥身站在馬前:“蘇豹,你敢打人?”
“打你是輕的,我還扎死你呢!”蘇豹沒把這個老百姓放在眼裡,抖大槍奔羅延西前胸猛刺。實際他也是嚇唬人,也不敢往死扎,虛點一招。
那羅延西一身好武藝,見槍尖已到,往旁閃身,大槍扎空;蘇豹剛要抽槍,被羅延西把槍桿抓住了,猛地往懷裡一奪:“你給我吧!”
蘇豹做夢也沒想到,老百姓有這麼大能耐,沒有提防,被人把槍奪去了。他剛要往回奪槍,羅延西身體靈便,把大槍調個個兒,拿槍當棍掄圓了,照著蘇豹戰馬的前腿“嗚”地一聲砸下來,就聽“喀嚓”馬腿折了。戰馬臥倒,蘇豹從戰馬脖子上滾到地下。羅延西見這小子掉在地上,踢了兩腳,把大槍一扔,鑽到人群裡。蘇豹摔得不太重,只是鼻子上頭掉了一塊皮,當眾出醜,面子受不了。
這小子爬起來,惱羞成怒要抓人,正好李太后的弟弟、鎮京節度使李業趕到,看見蘇豹掉下馬,連忙過來追問:“誰把馬腿打折了?好大膽子,你們不想活嗎?”再看老百姓樂呵呵地躲開,站得遠遠地看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