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帶著金鏜將劉文瑞、彭百福、彭百祿點隊出兵到了城下,指名點姓要郭威出馬。

時辰不大,就聽城裡炮聲轟鳴,驚天動地。煙消火散之後,郭威的人馬衝出城門。前面是弓箭手、藤牌手壓住陣腳,接著是步兵、馬兵高挑大旗蜂擁而來,門旗分左右,認標分東西,中間高挑“為國除奸,弔民伐罪”的旗幡,大纛旗下一員將官端坐在馬上,正是郭威。左邊軍師王樸、曹斌、史彥超、馬全義;右邊柴榮、趙匡胤、鄭子明、張光遠、羅延西。當兵的穿的號坎上,前後換了字,前邊“討”字,後面是“伐”字。陣容整齊,士氣旺盛。

可高行周卻沒看在眼裡,心說:烏合之眾,不堪一擊!想到這,他催馬到在疆場:“對面的軍卒聽真,叫郭威過來受死!”

話音剛落,郭威催馬到在高行周的馬前:“高王兄,久未相見,一向可好?郭威有禮了。”這叫先禮後兵。

高行週一見郭威,壓不住火:“反賊!你身受皇恩,不思報國,興兵造反,本王奉旨討伐逆賊,要爾性命!”說完,雙手合槍,奔郭威便刺。

郭威撥馬閃開:“高王兄,且息雷霆之怒,莫發虎狼之威,容本帥把話說完。”

高行周說:“你乃國家反叛,有什麼可講的!”

“高王兄,你在高平關,不知朝裡的事,怎能知道我郭威的苦處。”

“你叫什麼苦,你是先皇託孤的老臣,紫袍金帶,留守鄴都,有什麼苦?”“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自從劉承佑登基以來,信奸逆忠,一心除掉老臣。奸賊蘇逢吉和國舅李業心懷叵測,殘害忠良,殺死史弘肇、王章、楊彬,又把三個人的家眷斬盡殺絕,還派人到鄴都去殺本帥。我被事所擠,才興兵討伐昏君,替死去的忠良報仇。想不到高王爺帶兵阻攔,你我相識多年,沒有深交,也沒有冤仇,井水不犯河水,最好我們別傷了和氣,你閃開道路,放我們過去,免動干戈。”

“郭威!史弘肇雖死,可落個“忠”字;你這一造反,罵名千載。你這是以報仇為藉口,要奪漢室江山!”

“我造反也沒什麼不對的。昏君既無情,休怪我們無義,這回就要廢除昏君,另立明主。”

“郭威!就憑你的能為,能改朝換代嗎?你會什麼?”

“高行周,你不識時務,高家槍法再厲害,也救不了劉承佑的命。昏君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眾叛親離,失掉民心,你一個人能救得了嗎?手大遮不過天!本帥扯旗以來,深得人心,有多少仁人志士來投。如今兵多將廣,士氣正旺,若要交手,你這條老命也保不住。”

“郭威,你會什麼?誰我都服氣,就是不服你,當初的事兒你都忘了?”

郭威一聽這幾句話,臉紅了,脖子青筋蹦起來多高,舌頭短了一截。

郭威真怕高行周。那為什麼呢?這裡有一段緣由:那還是高行周剛出世,到雞寶山報號會戰王彥章。梁朝大將王彥章,十分厲害,手使四百八十斤大沙篙,會過十三太保李存孝。有那麼句話:君主數霸王,將中數存孝。這兩個人最厲害。

李存孝是李克用的第十三個兒子,飛虎大將永安公。據說長得板肋球筋,黃面金睛,沒遇著過對手,他死的時候,是五車爭身。王彥章會過李存孝,李存孝死了之後,王彥章就是橫勇無敵,誰也打不了。東平王高行周十二歲替父報仇,大戰王彥章,那段書叫《五龍二虎會彥章》,把他逼死,高行周就以此成名。

有一回高行周在興隆鎮飯館吃飯,遇見火山王楊袞了,兩個人初次見面誰也不服誰,打在一起。街上圍了很多人,把道路堵住。正好郭威和劉暠打這路過,前邊打仗過不去,劉暠叫郭威去把人趕散。郭威到了跟前,把楊袞和高行周分開。高行周不聽勸,和郭威打起來了,結果郭威敗了,叫高行周踢了一腳。就這一